眾議靶心: 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通知》指出,要通過專項治理,加強法制教育,嚴肅校規校紀,規范學生行為,建設平安和諧校園。據悉,此次專項治理覆蓋全國中小學校,包括中等職業學校。 教育與懲戒并重 晏揚 治理校園欺凌,要教育與懲戒并重。現實中,一些學校平時忽視對學生的教育引導,而一旦發生欺凌事件,又認為這只不過是學生之間的打鬧,在事后懲戒上失之于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樣的寬容無異于縱容,校園欺凌案呈多發態勢,與平時教育缺位和事后懲戒不力有著直接的關系。作為學校,平時要加強教育引導,至于怎樣教育和引導,上述《通知》有明確要求和具體部署。同時,一旦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學校不能“護犢子”,施害學生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堅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司法機關在處理這類案件時,同樣不能姑息遷就,該刑罰的刑罰,該行拘的行拘,即使達不到刑事和行政處罰的標準,施害者對受害者的經濟賠償也不可少,以此讓施害者引以為戒,并督促家長對孩子嚴加管教。 治理校園欺凌,還要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如何在保護未成年人和打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之間尋求平衡,顯然需要相關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學校要切實負責 肖華 校園欺凌問題不斷發生,學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前很多學校重視的是學生文化成績,而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缺乏,有的學生崇尚暴力卻不知暴力傷人的法律后果。有的老師對校園欺凌缺乏足夠的認識,采取措施不多。 當然,這也和教育觀念有關。我們過分重視教育民主平等,而忽視教育的懲罰作用,出于種種禁忌,老師對有暴力行為的學生也缺少懲戒手段,無意間縱容了惡行。師道尊嚴喪失,有的甚至出現學生毆打老師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學生之間的糾紛,還有學生認為找老師解決有用嗎?有的學生就是認為要徹底解決好糾紛,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和自己所歸屬的小團體的力量,這也是當前校園欺凌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別變成運動式治理 戴先任 專項治理,容易搞成運動式治理。對于校園欺凌現象,顯然不是短期治理就能奏效,而需要有常態化、長效化的機制與對策,通過專項治理,應尋求長治之策。 《通知》要求各地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等等。 這些都是希望在專項治理期間建立一個長效的機制,來預防與高效處理校園欺凌事件。這樣的專項治理,實則就是要求各地在一定期限內,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是著眼于校園安全的“長治久安”,而并非一陣風的運動式治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