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與橘皮】 陳皮是橘子皮曬干制成,但陳皮與鮮橘皮之間卻很不一樣。 陳皮,又名橘皮,古稱貴老、紅皮,由于新鮮的橘皮味較辛辣,因以橘皮陳久者佳,故名陳皮。陳皮以廣東新會柑、茶枝柑的柑皮質最好,所以中醫處方常寫'廣陳皮'、'新會皮。自己曬制陳皮的話,一定要晾曬1年以上才可,也要特別注意橘子皮表面有沒有長霉。鮮橘皮與陳皮雖然是同一種東西,但性質卻大不相同。 鮮橘皮含揮發油較多,不具備陳皮那樣的藥用功效,而陳皮隔年后揮發油含量大為減少,里面的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會相對增加,藥用價值才能體現出來。除此之外,鮮橘皮表面有農藥和保鮮劑污染,這些東西有損人體健康,用它泡水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 具有健脾和胃,行氣寬中,降逆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 氣滯,脘腹長滿,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胸膈滿悶,梅核氣。
陳皮苦溫,性燥,善于理氣寬中,又能燥濕化痰。對于濕痰寒滯,咳嗽痰多者配伍不同中藥有很好的療效。
陳皮辛散走竄,入脾胃經,溫通枯燥,主要有行氣,除脹、燥濕之功效。對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之人配伍不同中藥有很好的療效。
適量劑量的陳皮煎劑或醇提取物能起到興奮心肌的作用,可以使血管產生輕度的收縮,陳皮中的果膠對于高脂肪食物引起的動脈硬化也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陳皮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顯示了芳香健胃和驅風下氣的效用。
陳皮辛苦宣降,其行氣之功,又能利水通便,故常用于水腫、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證。陳皮煎劑可使腎血管收縮,使尿量減少。
陳皮煎劑與維生素C、維生素K并用,能增強消炎作用。 【附方】 陳皮是一味常用中藥,具有通氣的健脾、燥濕化痰、解膩留香、降逆止嘔的功效。 1、治干嘔、手足厥冷:橘皮四兩,生姜半斤,二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一服一升。 2、治乳腺炎:橘皮30克,甘草6克,煎湯飲服。 3、治風寒感冒:橘皮、生姜片,加紅糖適量煎水喝。 4、理氣消脹:橘皮泡開水,加適量白糖,為橘皮茶。 5、提神開胃:橘皮洗凈切成絲后曬干,與茶葉一起存放,開水沖服。 【陳皮泡水】 很多人都喜歡用陳皮泡水當茶喝,但這種做法可能給健康帶來危害。中藥所用的陳皮和市面上的鮮橘子皮是兩回事。所謂陳皮,就是秋末冬初果實成熟時采收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而成。以陳久者為佳,故稱陳皮。雖然陳皮是一味理氣、健胃常用的中藥,但絕對不是新鮮的橘子皮。 取陳皮少許(不多于10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2-3次,直到痊愈。 泡茶飲完后最好連渣一起吃掉。或者陳皮加上姜湯,取生姜及陳皮各5克,砂糖少許,加400毫升的水,煎湯,分3-4次飲用。 【食用禁忌】 1、陳皮煎劑副作用極小,但氣虛、陰虛燥咳、吐血及舌赤少津、內有實熱者慎服。 2、食用陳皮時需要注意,陳皮對藥酶有影響,正在服藥的患者盡量避免。 【食療菜譜】 陳皮在烹調中多用于炸、燒、燉、炒等方法的葷菜肴,起到除異味、增香、提鮮、解膩得功效。
材料:陳皮、姜、八寶粥、紅糖; 做法:
材料:陳皮、冬瓜、鴨肉、芡實、薏米、米酒; 做法:
一些屬于氣虛體燥或者是實熱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陳皮水,這樣不僅不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反而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 往期精彩推薦,點擊閱讀。歡迎轉載評論! <傳播簡單易懂的食療養生法>傳播簡單易懂的食療養生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