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影響及作用
摘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提出:“從新的和更加廣泛的意義上講,信息技術是對教與學的全過程進行構思、實施和評估的系統方式,既包括技術的資源,又包括人的資源以及人機之間的交互關系,并以此來實現更有效的教育?!毙畔⒓夹g在本質上是為達到既定的教育目標、優化教學過程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因此,信息技術必須對當代的教育教學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技術;作用;教育教學 一、新型教育模式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的傳遞主要靠教師對學生的灌輸,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處于被動狀態,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也不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在以知識為關鍵要素的信息時代,傳統教學模式里培養出來的人難以適應知識翻新速度快、問題出現類型復雜的時代要求。如果我們依然守著舊的教學方法不改,將會落后于知識經濟的時代。因此,信息技術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與核心,必然要進入教學領域,并對當代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了轉變這種教育模式,我認為發展與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現代化,關鍵在于“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目前,在國內外,基于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教育技術應用大體有基于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的“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模式”、
基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用于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基于互聯網絡的“網絡教學”模式、基于計算機仿真技術的“虛擬現實教學模式”這四種模式。 總的來說,新型教學模式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探究發現者;媒體由輔助教師演示、講解的工具轉變為學生手中的認知工具;教學過程轉變為“創設學習環境,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 二、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1、信息技術可以豐富教學內容 3、信息技術可以改善學生認知能力 信息技術的應用,觀念的轉變,認識的提高,必須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教師只有通過教學實踐的應用,探索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明確信息技術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從具體教育實踐中,進一步樹立應用信息技術觀念。這就要求我們中青年教師學會使用多媒體教學,才能發揮其在教育現代化中的作用。讓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的工具,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展示它的獨特魅力。 1.貝蒂·科利斯《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新的教育情境》《教育質量》(中文版)26期; 2.何克抗《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中小學電教》2001年2期。
3、安寶生、孟月萍.《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M] . 北京師范大學音響出版社.200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