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人稱“小漓江”,只見河水碧綠,水流緩緩,河兩邊擺滿了載客游覽的小竹筏。 遇龍橋建于明代,是陽朔縣境內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它長約60米,寬5米,高9米,單孔跨度為18米,遇龍橋橋身壯實高大,古藤纏繞野花裝點,巍峨而壯麗,很有男子之風范。 橋下有人在釣魚
姑娘們美美噠 一只竹筏可乘坐兩個人,穿著紅衣的船工用竹篙慢慢劃動,那些青翠的山峰迎面而來,倒影如此動人,怎一個美字能夠描繪,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寧靜。這個時候什么也不用說,靜靜感受這清新空氣,靜靜欣賞這美麗山水,仿佛飄蕩在仙境之中...... 20頭三七價格:http://www./content/price/list_2_1_0_0_1/ 遇龍橋河富里橋,富里橋寬5米,全長30米,高約10米,兩邊橋頭各有一棵古樹,古橋在山水映襯下輕盈秀麗,青石砌成的橋拱成大半圓形倒映水中,宛如村姑圓圓的臉龐。 富里橋始建于明代永樂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是陽朔縣最高的單拱石橋。
河邊菜園種著一圈帶刺的植物,開著潔白芳香的花朵,味道跟橘子相似,請教了當地人才知道這就是中藥枳殼的植株,其實就是酸橙。枳殼(zhǐ
ké)性苦、辛、酸、溫,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等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