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斯風度——拍賣會上的王鐸書法選輯王鐸(1592-1652),明末清初大臣、書畫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孟津(今河南孟津)人。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其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且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 其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尤擅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還因此衍發成一派別,稱為“明清調”。 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他們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更提出了“后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十七世紀的書法發展,王鐸功不可沒。他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翰林學士,同時也是一名書家。盡管曾有人將王鐸和王安石作比較,有“為翰林學士則有余,為宰相則不足”之一說法,但事實上,要以這個基準去評論王鐸,則會埋沒了一名文人書家的傾世才華——他統領了一個時代的書風,甚至是對往后的風格進行顛覆式的變革。 清 王鐸 行書坐諸城丁野鶴齋同天石作五言詩 嘉德2016春拍 估價580萬元 釋文:說劍云光夕,天涯老友心。喜聞猛虎句,莫奏猗蘭吟。發短憐幽壑,樽空醉古琴。乾坤百戰后,何處更開襟。坐諸城丁野鶴齋,同天石作。拙庵老年翁正。庚寅,王鐸。 清 王鐸 草書臨王獻之玄度來何帖 嘉德2016春拍 估價200萬元 王鐸在明末與黃道周、倪元璐同任職于翰林院,三人興趣相同,皆有志于改革書壇的柔糜之風。國難當頭之時,卻與黃、倪分道揚鑣,二公慷慨死節,名揚青史。王鐸卻投向清軍,未免抱憾終身。但他卻以頑強的毅力,研精書法,一日臨帖,一日自運,將傳承與創新緊密結合在一起,終于如奇峰矗起,卓立于千古書壇,沒有愧對人生。其豪邁壯偉的書風,影響至今,四百年盛而不衰,亦足稱書藝界之奇觀。此軸系其極晚之作,雖曰臨帖其實全是他自家面目,中鋒圓筆,一氣直下。急若懸溜,重如墜石,神情并集,氣勢撼人。 釋文:玄度來何遲,深令人憂懸耶!俱都下問,人情良可,諸從數問齡,前來經日,極為差。不得西問耿耿。庚寅五月熱中臨。王鐸。 清 王鐸 臨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 嘉德2015春拍 成交價897萬元 釋文:月半念足下,窮思深至,不可居忍。雨濕,體氣各何如?參軍得力不,甚懸情,當深寬寄,晴通省遣。不具。王羲之。□老年家大詞宗。乙亥春。王鐸。 清 王鐸 行書與傅伯濟詩 嘉德2015春拍 成交價1150萬元 清 王鐸 行書與傅伯濟詩 局部 此為王鐸五十歲時所書,這時他已從浸淫晉人泛濫唐宋而又卓然自立為一個劃時代的書道大家。本軸書自作詩,得顏魯公之寬博沉雄,復兼米南宮之跌宕縱橫,用筆稍緩,力敵千鈞,而結體點劃,以及輕重徐疾、疏密映帶無不用心,既不失氣勢之磅礴,又不失筆意墨法的精到,是他盛年佳制。 清 王鐸 行書與傅伯濟詩 局部 釋文: 齋中花亞獨從容,老物歸根日下舂。敢信功名榮賜(?),(?)(?)詩酒祭先農。衛沙渺渺傷流水,嵩石巉巉惜定峰。發(?)明王君自重,向來孰是好真龍。即景作柬伯濟傅。辛巳季冬,雪夜書于借椒軒。王鐸具草。 清 王鐸 行書杜甫詩 嘉德2016春拍 估價220萬元 王鐸此軸,縱宕如米南宮,沉雄如顏魯公,不求妍媚,力求拙樸,則已是其本家面目,可見“寧拙毋巧、寧支離毋安排”并非是傅青主之專利,王鐸其實早就實踐著了。此軸首行運筆緩而結字緊,次行突然縱放如野馬之騰躍,末行又漸次收斂而復歸精勁,仿佛疾矢至的,余力不盡,故縱橫開闔,收放自如,是其筆隨心運、藝事大成時之佳作。 陰山工作室:王鐸此作書寫內容系杜甫《宿江邊閣》。 釋文: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薄云巖際宿,孤月浪中翻。鸛鶴追飛盡,豺虎得食喧。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王鐸。乙亥八月夜力疾。 清 王鐸 草書臨諸從帖 嘉德2016春拍 估價2200萬元 王震舊藏。王震(1867-1938),字一亭,號白龍山人、梅花館主、海云樓主等,法名覺器。祖籍浙江吳興(今湖州市),生于上海周浦。清末民國時期海上著名書畫家、實業家、杰出慈善家、社會活動家與宗教界名士。 簽條:王覺斯草書長幅。白龍山人題簽。 釋文:諸從并數有問,粗平安,唯修載在遠,音問不數,懸情。司州。足下所云,皆盡事情勢,吾無間然。羲之。己巳二月廿九日二更燈下臨。王鐸為夢老蔣父孟大詞宗。 清 王鐸 行書無病詩 香港佳士得2011秋拍 成交價782萬港元 釋文:無病方思懶,簬間聽水淙。吾心不自理,山色為何濃。書繹鑿輪語,酒移肖鏡容。見潭真遜怯。未及隱雷龍。舊年作無病一首。辛卯(1651年)二月十四日書。王鐸。 清 王鐸 行書炎蒸五言詩 嘉德2015春拍 估價800萬元 王鐸晚年,盡得米芾的縱逸,而以拙、以豪、以直率痛快、樸茂沉著而躍出米法的牢籠,昂然獨行,個人風格極為強烈。此軸即是,以緊密內斂的結字,一氣貫注力減鋒穎變化的爽利用筆,構成一種如高山墜石般的氣勢。然在質樸生辣的整體格局中,偶爾夾雜幾個飛動騰躍筆墨尖勁銳利的草體,如“雨飛”“琴和”“喜會”等,生拙中遂見靈動,于是滿幅皆活,信手便成華章。辛卯為順治八年,王鐸六十歲,是其晚作中之極精者。保存完好,故神采奕奕,至為難得。 舊藏者秦仲文(1896-1974),原名裕,號柳湖,以字行,畫室名群峰拱翠之居。河北遵化人,寓居北京。童年學畫,后入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中國畫學研究會,得賀履之、陳師曾、湯定之指授,臨摹古代名跡,畫藝益精。歷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京華美術學院、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著有《中國繪畫史》。 釋文 炎蒸氣不希,無奈素心違。蟬樹驚人早,過云山挾雨。飛琴和炰藥,徑花墜飯(鷗)磯。笑問金門客,誰同曬薛衣。喜會雪帆年社翁之意求正。辛卯七月書,王鐸。 清 王鐸 行書炎蒸五言詩 局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