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先生于今日(5月25日)凌晨,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楊絳生于1911年7月17日,與她相濡以沫63載的錢鐘書曾給了她一個至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這些年來,提到楊先生,總會讓人肅然起敬。她是這個喧囂躁動的時代一個安靜溫潤的慰藉,以獨特的方式影響著這個時代,人們由衷地敬仰她的優雅、她的睿智、它的博學、她的恬淡、她的清朗、她的柔韌、她的低調、她的品德、她的修養和她的高貴。她的《百歲感言》曾在微博熱傳: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楊先生的人生已經到了一種“純凈澄澈”的境界。在這浮躁喧囂的塵世,她的這篇百歲感言,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道破人世種種真相,如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捧讀楊先生的文字,猶如飲甘露、沐春風,洗濯塵心,凈化靈魂,令人內心沉靜而神清氣爽。 面對著一棵參天古樹,除了仰望它的挺拔,贊嘆它的年輪,我們還能說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