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械識圖基礎:圖樣 【點擊藍字閱讀】 2、機械識圖基礎:正投影與三視圖 【點擊藍字閱讀】 3、機械識圖基礎(直線和平面的投影特性)【點擊藍字閱讀】 …… 一.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 1. 零件圖的作用 零件工作圖(簡稱零件圖)就是制造和檢驗零件的依據,它根據零件在機器中的位置和作用,對零件的外形、結構、尺寸、材料和技術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定要求。 2. 零件圖的內容:標題欄、一組圖形、必要尺寸、技術要求 二.零件圖中的技術要求 1. 公差與配合 公差:反映零件的精度要求; 配合:反映零件之間相互結合的松緊關系。 <1>尺寸公差 ① 尺寸——以特定單位表示線性尺寸值的數值; ② 基本尺寸——通過它應用于上、下偏差,并算出極限尺寸的尺寸; ③ 實際尺寸——通過測量獲得的尺寸; ④ 極限尺寸——一個孔或軸允許尺寸的兩個極端,其中較大的一個稱為最大極限尺寸,較小的一個稱為最小極限尺寸; ⑤ 尺寸偏差——尺寸偏差有上偏差、下偏差 最大極限偏差減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稱上偏差;最小極限偏差減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稱下偏差;上偏差、下偏差統稱為極限偏差,偏差可以為正、負或是0; ⑥ 尺寸公差(簡稱公差):——最大極限尺寸減去最小極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減去下偏差。它是尺寸允許的變動量。尺寸公差永遠是正值; ⑦ 零線——在極限與配合圖解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條直線; ⑧ 標準公差——國家標準規定,對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標準公差共有20個公差等級:即IT0,IT0,IT1~IT18,IT表示標準公差,阿拉伯數字表示公差等級,由IT02到IT18等級依次降低; ⑨ 基本偏差——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件位置的那個極限偏差,它可以說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為靠近零件的那個偏差;圖標規定孔和軸各有28個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代號:用拉丁字母表示,孔用大寫,軸用小寫 <2>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 配合分為間隙配合、過盈配合、過渡三種。 a.間隙配合:含有間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間隙為0) 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 b.過盈配合:含有過盈的配合(包括最小過盈為0) 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 c.過渡配合:是一種可能含有間隙后者過盈的配合 孔的公差帶和軸的公差帶部分重疊 <3>基準制:分為基孔制和基軸制 ① 基孔制: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基孔制的孔位基準孔,基本偏差代號為H ② 基軸制: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基軸制的軸為基準軸,基本偏差代號為h <4>公差與配合的標注 ① 零件圖中標注尺寸公差有三種形式: a. 標注公差代號 b. 標注極限偏差 c. 同時標注公差代號和極限偏差 ② 裝配圖中一般標注線性尺寸的配合代號或分別標出孔和軸的極限偏差值 a. 在裝配圖中標注線性尺寸的配合代號時,可在尺寸線的上面用分數的形式標出,分子為孔的公差帶代號,分母為軸的公差帶代號。 b. 在裝配圖中標出相配合零件的極限偏差時,一般將孔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注在尺寸線的上方,軸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注寫在尺寸線的下方,也允許基本尺寸只寫一次。 2. 表面粗糙度 ①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加工表面上只有較小間距和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 國標中規定三個評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參數:Ra,Rz,Ry Ra——輪廓算數平均偏差 Rz——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 Ry——輪廓最大高度 一般我們常說的表面粗糙度是指Ra. ② 表面粗糙度符號 ③ 表面粗糙度在圖樣上的標注 a. 表面粗糙度應注在圖樣的輪廓線、尺寸界線或其延長線上,必要時可注在指引線上,符號的尖端必須從材料外指向該表面; b. 在同一圖樣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標注一次代號或符號; c. 當零件的所有表面只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時,可在圖樣右上角統一標注; d. 當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只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時,可以將使用最多的一種符號或代號統一注在圖樣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兩字; e. 在同一表面上如要求不同的粗糙度時,應用細實線畫出兩個不同要求部分的分界線; f. 中心孔的表面、鍵槽工作面、倒角、圓角的表面粗糙度可以簡化標注。 來源:中國機械制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