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偶逛書店,無意中看到弘一法師(李叔同)的佛語禪心的書籍,看后很是感慨!記得偶上學時,只是瑣碎的了解到大師的事跡,就很驚慕了!誠然,偶凡夫俗子,塵心愚頑,葷腥雜蕪,無于高人面授之德緣,亦無與大師出之同世之良時!如今,細讀大師幾篇語錄,深深體會此書是為偶對癥之藥也!尤其大師一句“所謂藥無貴賤,愈病者良。佛法亦爾。”雖然是教導習法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但對于偶,也頗感安慰,至少偶從法師的思想言行里找到與自己相契合的一面。(偶這里的契合是指:法師所言所行,正是偶要苦苦探求之大缺!) 現小抄法師之一言,望有緣者,也能感悟受益: “心志要苦。 意趣要樂。 氣度要宏。 [偶的詮釋]心志之苦,苦于一種磨礪,一種苦寒,一種冰火之間的淬煉!所以,當你痛苦、浮躁或心靈孤獨的時候,一定要篤志如寶劍、梅花或玄鐵!一切于細細體會中:那紫劍青霜,那寂寞里的寒香,或者冰火間的淋漓。直至從苦難里提煉出一種大喜大悲的氣度和情懷!而如何實踐這如此“大行”?法師答曰:“庸行”。即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寬人篤己,謹慎言行。它是避免你在漫長而又復雜多變的人生中,免于墮落,免于隨波逐流,免于悔恨,免于自取其辱的最好修行準則。如是堅持,即是大行。 法師又曰:“事,不可作盡;言,不可道盡!” [偶的簡解]一則曰:于別人留有余地,自己就有天地,有空,就有自如!二則曰:學會含蓄,不要自作聰明的買弄,一切即在靈犀間,讓別人用心去感悟其中奧妙! “只‘ 強順人情,勉就世故。' 八個字,誤卻你的一生大事。 道業未成,無常至速! 急宜斂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 法師如此語重心長的給我們道出:時不待人,不要再虛度。如此懇切,如此嚴慈。而偶,只有心懷敬畏,豈敢再辯?!
…… 法師一句:聞教便行,奚待更勸? 如是此言,忽感嚴父一般,偶怎不生愧?天地有師眼,豈敢怠慢?到此為止,偶不敢再多言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