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缺血性疾?。ㄌ悄虿∽悖┦桥R床上多發病、難治病。一種新的通過Ilizarov”張力-應力”法則發明的橫向骨搬移微血管重建技術應運而生。這種技術微創、有效,給患有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的治療帶來了福音。為進一步推廣該技術的臨床應用,由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委員會主辦,山西省人民醫院骨科承辦的橫向骨搬移微血管重建技術臨床應用研討會,定于2016年5月27-28號在太原召開。
會議主要內容: 脛骨橫向骨搬移治療下肢TAO的研究進展 天津醫院 萬春友教授 應用骨搬移微血管網再生技術治療糖尿病足 北京航天七三一醫院 曲 龍教授 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血管外科治療 山西省人民醫院 楊笑非教授 下肢糖尿病足的內科治療 山西省人民醫院 楊平安教授 橫向骨搬移技術治療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近期療效 山西省人民醫院 魏 杰教授 橫向骨搬移技術適應癥的選擇 山西省人民醫院 賈中偉碩士 創傷復雜骨折的治療策略 天津醫院 萬春友教授 簡易型骨折復位外固定器在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手術中的應用 北京航天七三一醫院 曲 龍教授 踝關節骨折術后失敗翻修的策略 山西省人民醫院 魏 杰教授 下肢組織缺損的顯微外科治療 山西省人民醫院 郭秀生教授 ◆ 大會主席: 魏 杰 ◆ 大會秘書: 郭秀生:13934619372 ◆ 大會聯系人:賈中偉:13934160426 ◆ 大會時間: 2016年5月27日下午報道(免注冊費),28日會議。 ◆ 大會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金蓉家園酒店(迎澤大街135號、五一廣場西側、迎澤大街路北) 萬春友教授: 天津醫院主任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骨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委員、骨傷科專業委員會推薦編委(審稿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委員。1985年畢業于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系,至今,在天津醫院曾從事多發傷、復合傷的搶救和治療,以及相應的后期矯形和康復治療。有中西醫結合骨科、神經科、普外科、胸科、泌尿外科等學科工作,在理論和實踐上具備了創傷急救工作能力,在治療多發傷和多發骨折方面達到了一定水平。長期從事多發傷、多發骨折、復雜骨折以及骨松和骨松骨折的治療。參與研究并應用“VIP”搶救程序的項目。同時兼任天津中醫藥大學骨傷專業課程的授課和天津醫科大學及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1997年通過衛生局考核被評為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員。2007衛生部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曲 龍教授: 1983年在國內獲得骨科碩士學位。1985年留學日本,1989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89年在日本東京大學做博士后研究,1992年任東京大學醫學部骨外科客座教授,1997年歸國。現任北京航天731醫院骨外科主任和北京骨延長、骨搬移治療中心首席主任醫師。中國Ilizarov技術研究與應用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科顯微修復重建學組委員。2009年8月,曲龍博士的專著《骨搬移治療骨缺損與骨不連—Ilizarov技術的臨床應用》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他與同仁獨創的體外人工膝關節技術(EAKJ)2011年獲得國家專利。由他首先發現骨搬移過程中的組織凋亡轉化后再生的現象被國際上命名為“哈爾濱現象(Harbin phenomenon)”, 并獨創“骨內骨搬移技術(Harbin hip)”治療股骨頭壞死及“骨搬移微血管網重建技術(Microvascular network reconstruction during bone transport)”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血管疾病。目前應用骨搬移技術已治療了幾百例病人,其中包括骨短縮畸形、骨缺損、骨不連接、慢性骨髓炎、股骨頭壞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癥等疑難病例,是我國進行該類手術最多的醫生。 魏 杰教授: 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山西省優秀專家,兼任國際修復重建學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關節外科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兼關節外科專業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骨顯微學組委員,中華老年學會骨質疏松專業山西省學組副主任委員,山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西省手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西省人民醫院關節外科,骨顯微修復學科帶頭人,從事關節外科、骨顯微修復專業3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典型病例(一) 男 68歲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缺血性病變(糖尿病足) A.右足第二趾壞死,截趾術后一個月創口未愈合。 B.脛骨橫向搬移微血管網再生術后。 C.脛骨橫向搬移術后一個半月創口完全愈合。 D.術后七年隨訪,右足病情及改善的癥狀未發生變化。
(本病例來源于曲龍教授) 典型病例(二) 女 53歲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缺血性病變(糖尿病足) A.右足第五趾干性壞疽,足背局部皮膚壞死。 B.脛骨橫向搬移術后外觀片。 C.脛骨橫向搬移術后20天X線片。 D.脛骨橫向搬移術后六周外觀片。
(本病例來源于魏杰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