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中國藥典》記載其性味與歸經為:甘,寒。歸肝、腎經。功能與主治:補腎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軟,虛勞骨蒸,頭暈目昏,目生翳膜,水腫脹滿。
文獻中伍用楮實子的方劑也不在少數,如《太平圣惠方》楮實子丸以之配干姜、牛膝、桂心、附子等,溫腎壯陽,主下元虛冷憊極;《保命集》有楮實子丸,以之配白丁香、茯苓,治水氣臌脹,潔凈府;宋《楊氏家藏方》還少丹,以之配伍熟地、山萸、枸杞子、五味、牛膝、杜仲等,是補虛強本抗衰老的經典方;明《攝生眾妙方》加川斷名“打老兒丸”。眼科著作《銀海精微》之駐景丸,《原機啟微》加減駐景丸、撥云退翳丸均取之益腎明目之效。當今市場含有楮實子的中成藥有還少膠囊、撥云退翳丸等。
現代臨床報道,楮實子多用于肝病、腎病、不孕不育、老年癡呆、斑禿等疾病的治療,尤其是在眼科應用廣泛。國醫大師朱良春對楮實子情有獨鐘,他說“如此良藥,且處處有之者,竟爾廢用,實屬可惜。”認為楮實子為虛勞及老弱之要藥,乃利水而不傷陰之妙品。臨床以楮實子配庵閭子為主治療肝硬化腹水,前者兼能養陰清肝利水,后者“主五臟瘀血,腹中水氣”,二者相伍養陰兼有化瘀之功,利水而無傷陰之弊。
構樹除子入藥外,其葉、枝和白汁等均能入藥, 葉能涼血、利水,治吐血、衄血、血崩,外傷出血,水腫,疝氣,痢疾,癬疥;莖能治風疹,目赤腫痛,小便不利;皮間白汁能治水腫,外擦可治癬疾。(周計春 趙敏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