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了6種藥酒,大家的響應都很好,今天繼續更新一部分配方,不過在此需要聲明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藥酒,還需在先確定身體是否合適喝藥酒,遵循醫生指導下飲用,切記雖是藥酒,但是也不可過多飲用 續接上篇,具體詳情請查看往期
【配方】黨參40克,茯苓、白術、炙甘草、大棗各30克,生姜15克,黃酒1000毫升。 【制法】將上藥洗凈,切碎,裝人干凈紗布袋,置于盛酒容器中,加人黃酒,密封浸泡,每隔5日搖晃一次,20日后除去藥袋,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服20一50毫升。 【功效】健脾益氣。適用于治療脾胃氣虛、氣短乏力、食少面黃等癥。
【配方】鹿茸3克,人參5克,杜仲10克,石斛、牛膝各7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將鹿茸、人參、杜仲、石斛、牛膝加工粉碎,放人白酒中,密封,每日振搖數次,浸泡半 個月后即成。 【用法】每日2次,每次飲服10一15毫升。 【功效】補腎填精益氣。適用于體倦乏力、腰腿酸困、精神萎靡等癥。
【配方】人參18克,麥冬50克,五味子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將人參、麥冬、五味子洗凈,麥冬去心,浸人白酒,密封2周許即成。 【用法】每日清晨取其酒1小杯飲下。 【功效】補氣斂汗、養陰生津。適用于汗出多、身體乏倦、久咳虛喘、痰少氣短、口常渴、脈虛數等癥。
【配方】紅參1支,海狗腎1條,高粱酒適量。 【制法】將海狗腎洗凈,切碎,裝人布袋,與紅參一同入酒中即成。 【用法】每日飲服10毫升。 【功效】養神益氣。適用于中老年人元氣不足、腎陽虛衰所致的神疲嗜睡。 11、參杞酒 [配方]人參100克,枸杞子200克,熟地黃150克,冰糖500克,白酒3000毫升。 【制法】將人參烘軟切片,枸杞子除去雜質,與熟地黃一起用細紗布袋裝好,扎緊口備用;其次,將藥袋放人酒壇中,倒人白酒,加蓋密封浸泡;然后,每日晃動數次,經10日取出藥袋,用細紗布濾除沉淀,裝人干凈瓶中;最后,將冰糖用水適量加熱溶化至淺黃色,然后加入酒瓶中攪勻澄清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各飲服15-20毫升。 【功效】補氣強身、滋陰益血。適用于氣血兩虛、陰精不足所致的形瘦體弱、神疲氣短、面色萎黃、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腰膝酸軟、常自汗出、須發早白,以及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等而屬氣血虧虛者。
【配方】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白茯苓、人參各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將上藥搗碎,置于容器中,加人白酒,密封,浸泡3日后,再用文火煮沸,以酒色變黑為度,埋入土中7日以去火毒,取出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每日3次,每次空腹飲服15-30毫升,或不拘時,隨量飲之。 【功效】補益氣血。適用于氣血兩虛等癥。 【附記】引自《普濟方》。
【配方】熟地黃、紫丹參、北黃芪各50克,當歸身、川續斷、枸杞子、龜板膠、鹿角膠各30克,高麗參(切片)、紅花各15克,黑豆(炒香)100克,蘇木10克,米酒1500毫升。 【制法】將前5味藥研成粗粉,與余藥(二膠先烊化)置于容器中,加人米酒,密封,浸泡1-3個月后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10-15毫升。 【功效】補氣活血、滋陰壯陽。適用于早衰、體弱或病后所致的氣血陰陽不足而證見頭暈眼花、心悸氣短、四肢乏力及腰膝酸軟等癥。
【配方】天冬、麥冬、熟地黃、生地黃、懷山藥、蓮子(去心)、紅棗各30克,黃酒2500毫升。 【制法】將上藥搗碎或切薄片,混勻,置于容器中,加人黃酒,密封,隔水加熱后,靜置 7日即成。 【用法】不拘時,適址服用。藥渣可制成丸劑服用,每丸重6克,每次2丸,每日2次。 【功效】養陰生津、補腎健脾。適用于陰虛津虧并兼有脾弱所致的腰酸、須發早白、寧、食少等癥。有利于延緩因陰虛津少所早衰、所謂“未老先衰”現象。
【配方】枸杞子、生地黃各300克,大麻子500克,白酒5000毫升。 【制法】先將大麻子炒熟,攤去熱氣,生地黃切片,與枸杞子相混合,裝人布袋,置于容器中,加人白酒,密封,浸泡7一14日后即成。 【用法】多少任意飲之,令體中微有酒力,醒醺為妙。 【功效】明目駐顏、輕身不老、堅筋骨、耐寒暑。適用于虛贏黃瘦不能食者。
【配方】仙茅、淫羊藿、五加皮100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將仙茅、淫羊藿、五加皮切碎,裝入布袋,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日后即成。 【用法】每次溫服10一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溫補肝腎、壯陽強身、散寒除痹。用于老年昏落、中年健忘、腰膝酸軟等癥。 持續更新中,在此強調,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以上藥酒,還需辨證施治遵循醫囑,藥酒雖好,但也請不要貪杯,一天根據上述,少量服用即可! |
|
來自: abcdefijkonmzx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