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審題立意、思路指導及題目批判 一、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二、審題立意 題目涉及兩組四幅漫畫。第一個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家長(或學校)給了一個吻;這個孩子第二次考了98分,家長(或學校)給了一個耳光。第二個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家長(或學校)給了一個耳光;這個孩子第二次考了61分,家長(或學校)給了一個吻。 這幅漫畫的寓意,應該是批判教育者(家長、學校)對受教育者(孩子、學生)“唯分數論”的錯誤教育觀念。第一位孩子的家長(或學校),在孩子考100分時,就給予吻的表揚;在孩子考98分時,就給予扇耳光的責打。第二個孩子的家長(或學校),在孩子考55分時,就給予扇耳光的責打;在孩子考61分時,就給予吻的表揚。兩位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學校),表面看有所不同,一個是苛責,一個是鼓勵;但在本質上,都是“唯分數論”,都是錯誤的。 這道作文題目的立意,應該圍繞著這幅漫畫的內容及含意而設。比較穩妥的立意可以這樣:教育,不應該“唯分數論”。 三、思路指導 這道作文題目,可以寫成各種文體。無論寫成哪種文體,都應該表現考生對時下“唯分數論”錯誤教育觀念的批判性思考。若寫成議論文,其思路較為簡單: (一) (二) (三) (四) (五) 四、題目批判 這不是一道優秀的作文題目。比起2015年全國卷(一)(二)作文題目是一種很明顯的倒退。其不足有以下三點: 一、把作文寫作變成了審題(圖)比拼。高考作文命題應該著重考查考生的思維能力,而不應是考查考生的讀題(圖)能力。 二、這道作文題目的漫畫內容和寓意不是一個開放性論題,而是一個鎖死的論點(觀點)——教育不應“唯分數論”。用論點去代替論題,這是典型的“主題(論點)先行”作文題目。 三、這道作文題目的寓意(論題)沒有爭議性,缺乏論辯價值。教育不應“唯分數論”,這是一個不需論辯的“正確的論點(觀點)”,對考生理性思維能力的考查基本上停留在淺表層,考生只需要把題目內容與寓意審準,然后順從這無需論辯的“正確的論點”說些“正確的話”即可。 全國卷作文題目倒退成這樣,真的很令人失望。作為一名高三語文教師,在這樣的高考作文題目前,我深深懷疑自己為之努力的語文教學是不是在枉做無用功。 附:2016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題
考生發揮空間大 點評人:廣東省高考語文評卷組副組長、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李金濤教授 這個題目可以從兩層意思進行分析,一是反映了當前片面追求分數的現狀,以及培養人才的問題;二是更進一步地反映了社會對進步和退步的態度。這個題目貼近現實,角度多樣層次豐富,考生發揮空間大,可以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來評述。命題符合教育部考試大綱要求,和往年難度相比稍難,但由于貼近考生生活,相信大部分考生都能較好完成。 題目充滿思辨性 點評人:廣州市第五屆十佳青年語文教師、廣州市第六中學語文老師肖剛 高考作文命題永遠在“規避”和“超越”中前進,命題人為了規避“模仿”“套路”這種現實,于是“漫畫材料作文”橫空出世了,或者說“又回來了”! 這道作文題目有三個典型特點:形象性,現實性,思辨性。這幾個特點都比較符合最新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題目本身首先有點“意料之外”,提供的材料類型不同于常見的純文本形式,可能會對考生有一定的心理沖擊。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市教研室的沖刺作文訓練中就提供了一道漫畫作文題。其次,題目又在“情理之中”,是因為它的中心話題或者說中心任務非常明確,就是關于家長、老師、社會對待孩子“成績”的“心態”,只不過題目用了比較形象的“漫畫”來呈現罷了。再次,題目比較符合考生的生活實際,幾乎每位考生都會有漫畫中的類似經歷或體驗,有話可說。 我認為這道題目有很好的區分度,雖然考生基本都有話可說,但這個題目充滿了思辨性,并且漫畫背后潛藏著給考生的規定性任務:“你(考生)怎么看待這種現象”。而且如果想寫出高分作文,還必須完成一個“比較”的動作,即兩位學生的分數差距懸殊,為何遭遇卻不同。 考生要打開思路 點評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原主任溫儒敏 這個題出得不錯,是開放性的,考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發揮,比如獎勵和懲罰比較,可以從各個方面來寫,但是這個題如果要寫得好,就不能太拘泥,不要只一味批判家長的做法,家長是不是做得不對,對在哪,錯在哪,可以怎么改善,考生要打開思路。 題型上來說,不是材料作文,因為全國都在培訓考生進行驅動型寫作,但我認為還是要扎扎實實讓學生做好各種準備。這道題還考察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全面看問題,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要出彩不容易 點評人: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謝有順 我覺得這個作文題不太好寫,指向性很明確。我個人還是更愿意看到有無窮的可能性的、開放式題目。 這個題目看起來想象空間很大,比如考生要審題,要觀察,要注意到分數的變化、表情的變化,給了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 但我覺得,它的指向性比較明確,甚至有比較清楚的價值暗示,給考生的想象空間很有限,除非有特別的想象力和角度的學生,大部分可能都會寫得千篇一律。 比如不要以分數論輸贏,不能暴力教育、苛責教育,或起點低的哪怕進步一點都會鼓勵,起點高的倒退一點也會被苛責等,大多數孩子都會往這個方向想,要獨辟蹊徑,要出彩,不容易。 考生不容易跑題 點評人:著名作家遲子建 這個作文很有意思,難度倒是不大,一般考生都很容易理解,很容易發揮。但這個題目,可發揮的空間,可展現個人想象力的空間不大。從立意來說,題目不算新穎,不過作為考題來說,考生應該比較喜歡,很好答,很貼近考生的真實生活,也有對應試教育的反思,體現出了積極的一面??碱}定位也很準,考生不容易走偏。當年我高考作文就是寫跑題了,如果有這個題目,或許就不會跑題了。 我認為,考察一個考生,考察他的作文、思辨能力,一個有無限可能性的題目,讓大家有多重寫法的題目,會更容易發揮考生的個人才能。 或難挖掘深層東西 點評人:著名作家馮驥才 今年的考題挺有新意的,作文題目的創造性會比作文的創造性強。因為現在是讀圖時代,大量圖片給人以愉悅和快感,適合年輕人;題目本身孩子們也有得談,因為這是他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包括大人對孩子考分的在乎,孩子們對分數的反應,這個感受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過這樣的作文題比較難促使孩子挖掘更深一層含義的東西。因為讀圖都是快餐時代,都是表層反應,往往深一層的感受和想法沒有,這是視覺時代和網絡時代的問題。沒法挖掘深一層的東西,學生另外一種能力很難體現。 總的來說,這個題目很好,很有創意,但希望明年不要全國各地作文題都是漫畫,希望還有別的新意,并且可以引導學生往深一層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