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入深夜,在這個車水馬龍的城市里,人們卻依然步履不停。 經歷了數天的高強度完美工作之后我的血液奔涌在全身,而我的大腦釋放出我對放松身心的吶喊。筆在日程本上劃動了良久,終于寫下短短的一行字:去吃舒芙蕾吧。 我知道,唯有等待它的時候,激烈的心跳愿意緩下腳步等待疲憊的神經,融化在縈繞在耳邊慵懶的香頌與空氣中溫暖的甜品香氣里,品嘗流淌在自己身上的一分一秒。 舒芙蕾,法語原名soufflé,趁熱出了烤箱就如鼓了氣一般飽滿可愛,與它的法語名字相得益彰,“蓬松的”簡單易懂地勾畫了它的可人樣貌。也不知是哪個浪漫的人賦予了它“舒芙蕾”這個富有女性特質的儒雅名號,令我一見傾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它。一家餐廳的chef曾委婉地告誡我:“舒芙蕾要趁熱品嘗,可以你辛苦等它從烤箱里出爐,而她在餐桌上卻不愿等候你多一分鐘。”說這話的chef,他既不急著打烊,也不忙著去招待下一桌的老饕,而是真誠地向我暗示著舒芙蕾稍縱即逝的嬌貴。 聽了他的話,我便趁熱舀一勺新上桌的舒芙蕾,外表簡單落落大方,口感酥脆,內里卻細膩火熱入口即化,似乎又有云朵的輕盈可愛,清脆有如年輕女孩的小小倔強。再細細品一口方才沏好的紅茶,那舒芙蕾的絕妙情人的裊裊香氣在鼻尖回旋,從唇間溫柔地將思緒與舒芙蕾細心地包裹,最終融化成柔軟的甜蜜絨毯從舌尖降落在心上。 我仿佛聽到腦海里期待已久的一朵蓓蕾“啵”地一聲綻放,緊接著便令人食指大動,不可自抑地嘗了第二勺,第三勺。當我反應過來時候,嬌小一只白瓷甜點杯亦見了底,光潔像珍珠皓齒。 啊,怎么就見了底?我似乎還并未嘗夠舒芙蕾的滋味呀。 然而這法式甜品桌上堪稱甜品極致的舒芙蕾,這美麗的女子,偏偏這樣不容易令人饜足。要說她是甜品桌上最難侍候的女王,想來也不為過。即使是最頂級的chef,即使是照著控制最嚴格的完美食譜一毫不差,打開烤箱門的剎那依然會內心忐忑,仿佛孩子打開成績單。他無從得知等待他的將是一只完美動人頂部豐滿隆起完美弧度的舒芙蕾,還是一只頂部塌陷充滿悲劇氣息的半成品。這也是在點單舒芙蕾時被告知需要漫長等待的重要原因。 有些禁不起等待的客人便只得另覓他美聊以慰藉口舌,而禁得住等待的食客,若運氣足夠好便可以喜滋滋地捧上一只完美的舒芙蕾在手中,隨即盡情享用她的甘甜綿軟與酥脆帶來的反差驚喜。人生便是這樣嘛,選擇、嘗試、等待、碰運氣,然后是你的,敬請享用。 前些年讀過的土耳其小說家Asli E.Perker在2011年出版的小說《舒芙蕾人生》中,她描寫了三個各自迥異的人生故事。三段人生的經歷,國籍,語言相去甚遠,卻因為舒芙蕾而交織。三段以悲劇開端的故事幸而最終以對舒芙蕾的烘焙過程中遇到的挫折艱辛進行的反思,換來了各自人生的救贖。 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話恐怕莫過于以下這一段:“舒芙蕾,做法簡單,而失敗率極高的法式甜品,倘若美食評論家想要從贊賞或摧毀一家餐廳中做抉擇,他通常會點這道惡名昭彰的點心。因為舒芙蕾的成功與失敗之間沒有灰色地帶。” 點上一份舒芙蕾,當我們完成夢想的時候,品嘗她的芬芳,并對chef報以由衷熱情的贊賞;當我們遭遇挫折的時候,擁抱它的溫暖,感受它從舌尖到心靈給我們帶來的撫慰。 畢竟我們漫長的等待,終將是值得的。 --- END --- 圖: Mi' 文案:Nina 模特:天蝎座女王曹小欠兒 本期圖片為B課程巧克力舒芙蕾 近期課程: 6.9-6.12 A密集(余3位) 6.28---7.4 A常規 (已滿) 7.7---7.10 B常規 7.13---7.19 A常規 A課程: 馬達加斯加香草塔,濃情咖啡塔 ,熱帶雨林塔,(荔枝 覆盆子 巧克力)慕斯,軟心巧克力三重奏,檸香巴斯克餅,柑橘法式蛋糕,香草覆盆子泡芙,檸檬塔,百香果甜杏軟糖,檸檬香梨軟糖 。 A課程包含36種元素,例如法式酥塔皮,英式奶醬,淋面等等 B課程: 香草奶油香蕉塔,(香橙 焦糖咖啡 )慕斯,黑醋栗歌劇院,甜杏白巧克力,蘋果千層酥,閃電泡芙,車輪泡芙,法式草莓杯子蛋糕,巧克力舒芙蕾, 覆盆子開心果蛋糕,香濃咸塔派 B課程包含36種元素,例如橙子奶醬,久貢蛋糕,泡芙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