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管樂團在深圳市第15屆校際管樂節比賽中獲金獎。 學生們在體育分項課中學習高爾夫。 跆拳道社團參加大鵬新區綜合素養現場會展示。 □ 本報記者 李若清 通訊員 葉乃鋒 2015年4月,深圳啟動新一輪中小學課程改革,正式發布《關于全面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成為全國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深化課程改革,是切實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迫切需要。近5年來,南澳中心小學在何劍浩校長帶領下,自主探索并構建出一套適合本地學生發展的“容融課程”,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打下堅實的“地基”。 “容融課程” 四類五域“縱橫”發展 南澳中心小學創辦于1932年,前身是一所私塾,于1995年遷入大鵬新區南澳街道人民路37號(現址),是深圳市一所辦學歷史悠久的6年制公辦小學,也是南澳街道惟一一所小學。 學校處于南澳這個三面環海的小鎮,大海“肯容納,善融合”的精神影響著南小的一代代學子,孩子們天真淳樸,肯主動容納新知識。但是南澳地處偏僻,經濟文化相對落后,與原特區內差距很大,學生與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學校能提供更好的教育以減少這種差異帶來的影響。因此,全國性整齊劃一的課程設計無法滿足學校“地域性”的需求,學校必須對課程進行規劃與整合,構建新型的課程體系。 近5年來,學校從“容融課程”的探索與建構出發,對常規課堂教學與各種教育活動進行了初步規劃整合,探索出適應小學綜合素養培養的新型課程體系構建的基礎、思路與方法,讓學校的課程體系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終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而之所以將構建的新型課程體系命名為“容融課程”,是源于學校的辦學理念、文化特色及“地域性”土壤。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容”字,“浸潤海洋文化,先學做人后學藝”的辦學理念,更加突出強調了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浸潤大海“肯容納,善融合”的文化精神平臺,讓他們學會做人,做一個高素養的特區健康小公民。此外,大鵬新區有深圳文化起源的大鵬所城,有東江縱隊舊址,現今的大鵬提出要打造世界級濱海旅游度假區,傳承與發展,容納與融入,這些文化特色為學校課程體系構建提供了現實土壤。 對此,“容融課程”精心設計了“四類-五域”的課程模型結構。四類分別是:德育課程、學科課程、活動課程、隱性課程,搭建起了課程模型結構的主干;五域分別是:人文素養、科學素養、運動健康、藝術素養、社會交往,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立體課程結構。 德育課程 形成全方位立體網絡 德育課程體系以“做人教育”為基礎,以“習慣養成”、“責任教育”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在養成教育中,學校以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品行習慣為框架,編寫了《培養人生12個48條好習慣》讀本,堅持系統的安全、法制、女性健康教育的課程建設和活動開展,使得學校成為全國婦聯心系女童教育基地,也成為大鵬新區學校惟一一個“法制文化進校園示范點”。 在責任教育課程中,學校通過主題班隊會的形式,分年段確定不同的責任意識內容,匯編成冊。確立了每個人的責任,使校園里每個人都承擔著自我成長的責任,享受成長的快樂,創造屬于自己成長的尊嚴。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在點滴中促進良好責任意識的形成,并逐漸走向自治與自律的自我管理的狀態中。 在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學校開發了“國學養正”課程,在一至六年級分別開設了《弟子規》、《三字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增廣賢文》、《論語》,每周一課,并安排兩名專職教師進行授課。一篇篇經典美文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塑造品格。 德育課程體系,延伸到學校的每個角落,教學時空得到了無限延展,形成了立體的、全方位的、富有實效的德育網絡。 學科及活動課程 讓學生“一人有一藝” 學校的學科課程以國家課程為基礎,以藝體課程為突破口,實施“9+1”學分工程,構建南澳中心小學新型學科課程體系。“9+1”學分工程即是在音樂、美術和體育學科中,開設常規課程、年級特色課程和社團活動課程。按照“9+1”工程要求,每位學生在小學階段中必須修滿10個學分,主要是通過主修與選修相結合的形式獲得音樂(3學分)、美術(3學分)和體育(3學分)學科的9學分,通過藝體綜合素養特長展示獲得1學分。此項工程的開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挖掘學生在藝術和體育課程及相關活動中的潛能,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藝術修養和體育興趣愛好的高素質深圳小公民。 而在活動課程中,學校分成了普及類與社團類,普及類也分全校普及類與年級普及類。通過普及類課程,每個學生都能在小學畢業階段輕松完成國家藝體課程“2+1”的要求。同時,學校對社團類活動課程的要求是學生參與率100%,一方面學校在普及類課程開展的基礎上成立相應項目的社團,一方面新開設20多個社團,以滿足學生個性選擇需要。 在今年5月12日舉行的“市民走進身邊的好學校”活動中,學校展示的國學、跆拳道、校園高爾夫、陶藝、剪紙、管樂等課程讓家長、領導們拍手叫好。何劍浩校長表示:“學校就是讓孩子們能掌握一項技能,讓學生們一人有一藝。”近年來,南澳中心小學榮獲四個“深圳市傳統體育項目學校”(跆拳道、網球、帆板、高爾夫)和一個“深圳市非奧運項目傳統學校”(跳繩)榮譽稱號,海風管樂團也多次在省市比賽榮獲金獎,表演連續兩年登上深圳電視臺,跆拳道獲省市比賽金獎,葫蘆絲表演隊成為區、街道文藝活動的“常客”,學校也成為“大鵬新區青少年素質教育示范基地”。 校長寄語 學校通過走特色辦學道路,辦學質量穩步提升,教育質量逐步得到社會及家長的認可。事實證明,學校走特色辦學之路是推動學校優質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南澳中心小學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大潮中,將繼續揚帆起航,開拓創新,使藝體教育真正深入到每個孩子的心中,為孩子的全面發展、一生幸福奠基。
|
|
來自: 昵稱34149290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