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舊文,原為果園十二季所準備。由于篇幅較長,一次性發出來可能不利于討論交流,暫且作罷。根據@伊人雪 的建議,我把它拆為上中下三篇,發出來供大家批評。文章是三、四月間寫成的,有些案例不再新鮮,但例證的結論依然成立。其中一些重要觀點,都是果園里講過多次的,發明權并不在我;但如果講得不清楚,或者理解不到位,責任在我。我所針對的,主要是與我一樣的白丁小散,各路股神高手敬請略過。特此說明。
我這里所說的投資,就是指股票操作。綜合我從去年4月到今年4月的實盤經歷,以及在果園的學習體會,我認為股票操作應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在股市,生存是第一位的。我們常常在一波上漲行情中見到很多“股神”、“高手”井噴而出,然后又目睹他們在大浪淘沙之下灰飛煙滅,這就是股市最真實的一面。來股市一定是想掙錢的,但掙錢是股票操作的目的,不是股票操作的原則,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搞清楚。“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百分之百的人都是在經歷過風險之后,才對這句話有深刻體會。要在股市掙錢,首先要能夠生存下去,否則一切操作和短期收益都沒有任何意義。在股市生存,有以下三點需要認真思考和把握:
選股是股票操作的基礎,要立足于一只股票的基本面,選擇質地優良的品種。這里,首先我要說明一點,從短期看,沒有不好的股票,只有不好的操作。一次短期操作區間內,往往是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好股票未必有好表現。這就是很多高手僅憑其出色的技術分析就能獲利的原因。但如果拉長周期看,公司的質地與成長性奠定了股價上漲的基礎,而持續上漲的股票才能更好地賦予短期操作的想象空間和收益預期,好股票歷經風雨終能綻放。選定一只優質股,熟悉股性,反復操作,利潤同樣是驚人的。果園里介紹過因反復操作陸家嘴實現財務自由的案例,其實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當然,這是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和分析的。選對股票,熟悉她,善待她,珍視她,雖不說是一勞永逸,但對于絕大多數非專業、沒時間的散戶,仍不失為一條取勝的捷徑。
我認為倉位控制的核心意義,就是隨時保持現金流,進可攻,退可守。很多朋友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遇到一次大跌,由于近乎滿倉,眼看別人抄底博反彈,自己卻被死死套住動彈不得,那種無奈與悔恨,想必大家都深有同感。一廂情愿滿倉,特別是滿倉一只股票,與豪賭無異,勢必輸得丟盔棄甲,回天乏力。關于倉位控制,雪兒曾有經典論述,現摘錄于下:“倉位管理是獲取利益最大化的重中之重!我個人的操作:a.把資金分成3等分:中線、短線、現金各占三分之一。b.持股絕不超過3只。c.對目標股盤整時期用短線資金高拋低吸。”雪兒還說:“不要總想著會錯失大牛而滿倉,也不要羨慕別人不時有漲停,不以漲喜不以跌悲;時間久了你會發現耐心做一只股,比你頻繁換股的收益要高很多。該是你的,誰也拿不走,你的財富,最終還要靠自己!”我認為以上的論述已經足夠了,照做便是。這里需說明一點:經歷去年股災和年初熔斷的散戶,當初滿倉而下,如今半倉而上,勢必要付出耐心與時間,這就是當初沒有進行倉位控制的代價。什么時候不再有豪賭一把的沖動,你的股市坦途也許就要開啟了。
我總結自己一切負面心態,最終歸結為一個字,就是“貪”。所以,心態管理的第一要義,就是戒貪、戒貪、戒貪(重要的事必須說三遍)。貪是炒股大忌,很多人死就死在貪心太重,吃相難看。表現之一是追漲殺跌。看到別人的股票漲了,不問青紅皂白,折斬自己手中的籌碼跟進,結果買什么什么跌,賣什么什么漲。一波行情來了,如果你手中持有的不是龍頭股,那一定要守住自己的籌碼,等待輪動,賺你可以賺的利潤。表現之二是不肯落袋。落袋,既包括止盈,也包括止損。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獲利必須了結,否則怎么來的還要怎么還回去,到頭來免不了一場空。對于何時落袋,我個人的傾向是有漲就出,大漲大出,不問后事。散戶的普遍心態是,永遠從價格最高點來看待一支股票,一旦跌了,總還想一廂情愿地等反彈,往往反彈沒來,深套不期而至。雪兒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積小勝為大贏”。克制貪,管住手,不以利小而不為,復利為王,同樣可以獨步天下。
獨立是社會人的第一人格,也是在股市中成長的基本原則。長久以來大家都說天朝股市是“政策市”“消息市”,其實任何一種市場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即便一時受外界因素影響產生偏差,震蕩之后依然會回到自己的既有軌道上。股市如此,股民也應如此。我所見到的成功投資者,都是有自己的定見,堅持走自己的路,對自己負責的人。人云亦云很難在股市中有所斬獲。關于獨立,我有三點建議:
第一,堅持自我。股票操作是很私人的事情,堅持自己的操作模式和操作系統很重要。我非常欽佩中長期持股模式的實踐者,這是一種收益更穩定、更有保證的投資模式。但是,要想做到既在股市中行走、心態又不隨股票價格短期波動而波動,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做到這一點的人用“大隱隱于市”來形容也不過分。對于更多的散戶朋友,我建議要認真研究、早日形成自己的操作系統,包括選股、倉位、紀律等等,其中紀律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紀律約束,再好的牛股,再炫的技術,最終也是浮云。一次操作掙點兒浮盈并不難,多次操作保持盈利則相當不易,一次錯誤的操作完全可能抹掉之前多次的獲利。如何能管住手,這就是紀律發揮作用的地方。果園和論壇有很多關于操作紀律的經典論述及案例,這里不再贅述了,大家可以找來參考。
第二,心有定見。當下,股市中最不缺的就是信息,而且總能應時而生,跌了喊跌,漲了喊漲,如無根之草,飄來蕩去,很有點兒“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意思。我對各種股評、預測的基本態度是:心有定見,兼聽則亂。市場從來都是走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2638點大多數人仍然看空,3100點又喊出3400、3500,然后呢?一再看多,與一再看空,都會有猜對的那一天,但是單純追求趨勢判斷對于股票操作并沒有任何實際的指導意義。市場是需要敬畏和跟隨的,如果說要聽誰的,也只能是聽市場的。在果園,從來都不執著于對市場頂部、底部的預判,那樣反倒會擾亂大家的心理和操作。你如果定下心來做一名中長期持股者,短期波動完全可以無視;你如果就想追求短線操作的充實與滿足,那趨勢預測對你又有什么作用呢?定下心來,做你想做的事情,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第三,責任意識。之前論壇某樓,盛況之時人聲鼎沸,感恩之聲不絕于耳。一場股災,天地翻覆,質疑、宣泄乃至咒罵聲四起,負面情緒鋪天蓋地。這不是個案,推薦股票就有這個風險,我們向親戚朋友薦股的時候,難道就一點兒壓力也沒有?在這里我倒不想講“做人應當感恩”之類的道理,只問一句話:究竟誰來承擔你賬戶的損失?損失發生了,你怨你恨你罵,又有什么意義?我秉持的基本底線是,我所做的一切操作,均在本人自主意識之下完成,予取予奪全在自己,是非成敗不問旁人。對于任何一個曾經給你建議的人,都應保持一份基本的尊重。你變臉如此之快,就不要怪別人視你如此之輕。想掙錢又不愿承擔責任,其實也很簡單:退出股市,存進銀行,從此輕松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