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御史書童 來源 | 黃埔檢察(huangpujiancha)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歡迎投稿實務文章至:tougao@askmylawyer.cn
說到交通肇事罪,相信絕大多數的人的第一反應是司機才會犯的罪。行人幾乎都是交通事故中的弱勢方和受害方,連法律都規定了,交通事故,即使機動車司機一點責任都沒有,都可能承擔10%以內的賠償責任,所以,行人是不會構成交通肇事罪的。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真相,不要以為所有的機動車都必須讓你所以你在馬路上可以隨便違章,因為行人,也是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我先來講一個真實的案例吧。
2015年4月的某一天,李某橫行馬路,橫跨禁止通行的中央綠道,并橫穿機動車車道,反正都是一路很“橫”,因為多年的經驗告訴他,所有的車都是會讓著他的。可就在這時候,一個老人騎著電動車駛來,反應不及剛好撞上正在橫穿馬路的李某。李某驚嚇之后也沒什么大礙,可是,這是一位超過中國人平均壽命1歲的老人,驚嚇之后,就在地上一動不動了,最后經過搶救還是沒能挽回生命。李某當場就嚇傻了,清醒過來后的第一反應是——快跑!于是李某腳下抹油,溜了。李某以為警察找不到自己,但是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呢?該來的,始終是躲不掉的。民警最終還是鎖定了李某,并很快把李某抓獲歸案,當李某以為自己最倒霉不過是賠錢了事時,卻得知自己是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涉嫌交通肇事罪,要坐牢!這下李某鬧開了:我又沒開車,又不是我撞別人的,我憑什么要坐牢?
是啊,又不是李某撞人,為什么李某要坐牢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從法條來看,并沒有規定說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只能是司機,只要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并因此導致重大事故的發生,造成嚴重的后果,那么都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所以,理論上,行人當然也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
說完了構成交通肇事罪的主體,但是很多交通事故中,即使有人負主要責任乃至全部責任,但是仍然不會構成交通肇事罪,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那是因為這些事故不是重大事故,沒有導致嚴重的后果。只有違反規定引發重大事故和導致嚴重后果,才會構成犯罪。
而這個“重大事故”和“嚴重后果”的標準是什么呢?
這個標準大致有三條,符合其中任何一條都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
第一,死亡一人或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的。
第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第三,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30萬元以上,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的。
一個是危害后果,比如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另一個是責任比例,這二者缺一不可,否則都可能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回到本文最初的例子,李某橫跨禁止通行的中央綠島,并橫穿機動車車道,違法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導致了這場交通事故,并且他負主要責任,而最后因為這場事故,導致老人不治身亡,因此,李某構成交通肇事罪。構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在3年以內量刑。這個在刑法中已經算是很輕的罪名了。3年在刑法中是一個很關鍵的分水嶺,因為,3年以內,是有可能被判處緩刑的。緩刑也就是說,如果表現地好,就可以不用坐牢。所以如果賠償到位,并獲得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那么雖然構成交通肇事罪,但是被判處緩刑的可能性也是相對較高的。
但是李某被判處緩刑的可能就比較小了,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李某逃逸!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交通肇事后逃逸,就要在三年到七年內量刑。量刑超過3年,那么就不會被判處緩刑,就要實打實地到監獄服刑!如果因為逃逸而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時的救治而導致被害人的死亡,那么這個后果就更嚴重了,就要在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量刑!如果說逃逸還有可能被判處緩刑(因為三年以上包括了三年),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就絕對不可能被判處緩刑了。被嚇傻了不是逃逸的理由。所以不管最后你是負什么責任,只要發生了交通事故,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報警,并等待警察來處理。而且如果發生了傷亡,如果你積極救治,那么說明你主觀惡性較小,在最后法院的量刑上,也是很有優勢的。總之,交通總是危險的,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如果不幸發生了交通事故,最好是報警并等待警察來處理。任何企圖逃避責任的想法和行為都是愚蠢的!
擴展閱讀:交通事故怎么賠?
撇開交通肇事罪,就說交通事故。開車或走在路上,我們都想順順利利、平平安安,但難免有時出現摩擦碰撞,遇上交通事故。那么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損失,誰該賠,怎么個賠法呢?
這里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保險。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所以說買保險還是挺重要的,不管保險是不是陽光,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保險還是挺靠譜的。我們經常看到兩輛車發生了碰擦,車主也不惱,而是心平氣和的等保險公司過來理賠。
那人家開保險公司也是要吃飯的呀,不可能賠個沒完沒了是吧。如果賠償數額超出了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那么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3)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問律·中國是中國首家全球法律服務定制平臺,法律服務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平臺通過“互聯網+法律”,更好地實現法律相關資源的整合和配置,是法律領域知名生態型平臺公司。 擁有問律總部股權; 擁有區域運營中心的經營權,有權在當地建立問律子公司; 成為綠商私董會VIP會員,共享綠商私董會資源平臺; 進入高端圈子,共享高端法律、商會、金融、媒體資源; 共享即將建立的全國100個地區運營中心的落地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