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將它根除,卻可以撫慰它。——周國平 最近經歷了很多件事,引發了我很多年前就有的感慨。一個學生來找我聊天,她告訴我,馬上就要面臨換宿舍了,她不想跟原來的朋友分開,她希望能夠還跟這些朋友住在一起,她很苦惱地說,老師,要是我們分開了,那我一個人豈不是很孤單?我希望做什么事的時候都能有個朋友陪著我??粗龁渭兠曰蟮哪橗?,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其實年少時也總是希望身邊時刻能有朋友的陪伴,特別是女生之間,關系好到吃飯打水上廁所都要結伴而行。但是那又怎樣呢?漸漸長大后,就會發現,我們能夠跟朋友一起做的事情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我們獨立去承擔,獨自去完成。 每個人的人生方向和興趣愛好都是不同的,也許初來大一的你們,因為大學生活剛剛開始,一切都是陌生的,再加上課程較多,因此總是很容易跟朋友聚在一起,彼此陪伴。但是大二大三以后,隨著參加社團的不同、選修的課程不同、參與活動的不同等等,你會發現,自己跟同宿舍或者同班的同學再也難以像初遇時如此合拍了。更多的時候,你們是互相加油,然后彼此奔赴各自的終點。因此,所謂空間上非要在一起的這種訴求,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你不愿意讓自己處于一個陌生的環境,然而,我們始終都不可能在固有的環境中度過一生。人生旅途的漫漫長路,我們終究要面對更多陌生的人,經歷許多陌生的事,因此,我們更需要的是修煉自己,坦然面對人生中無數個一個人的時刻,因為,我們始終要一個人去面對。 這不僅是關于與陪伴,還關乎于選擇。很多時候,其實我們自己內心已經做出了選擇,但是我們不想獨自去面對選擇帶來的后果,因此我們希望別人能夠幫我們做選擇,這樣就可以減少內心的糾結以及對選擇帶來的后果的恐懼。最經典的就是在找工作時、談戀愛時以及出去買東西時,我們一遍遍的問身邊的人,這份工作/這個人/這樣東西,適合我嗎?然而大到人生的選擇,小到生活中的抉擇,我們始終都需要自己去拿主意。別人的意見再好,也只是幫助我們參考而已。將自己的一生交到別人手中去抉擇,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很有可能讓你在若干年后埋怨那個為你做決定的人。 前不久有一個朋友,家在外地,在天津讀書,即將畢業,此刻的她面臨著一個兩難選擇。一個是在天津簽好的工作,一個是生病在家的母親需要她回家照顧。母親一個人在家,身邊沒有人可以照顧。接母親來天津的話,也不現實,因為剛畢業,沒有固定的房子,母親在天津的醫療也無法保障,家里還有熟識的醫生。然而,回家照顧母親的話,就需要放棄好不容易找好的工作,已經6月份了,回家以后要面臨短暫的失業和遠不如天津大城市的工作環境。她問我該如何選擇,母親勸她安心工作,不想成為她的負擔。其實,看得出來,她已經做好了內心的選擇,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回家,照顧母親。畢竟工作和母親比起來,孰輕孰重,早已明了于心。而且多年來母親一個人撫養她的不易,也讓她難以割舍這份深情,她怎么忍心讓母親一個人住院治療,而自己安心留在天津工作呢?其實,她并不需要別人替她選擇,她只是想讓別人能夠給她更多的力量。但是這沉重的人生選擇,始終都只能她一個人面對,朋友能給的只是鼓勵和安慰。 很多時候,無論我們身邊有再多的親人、朋友或者愛人,無論這些人有多么溫暖和牢靠,面對紛繁復雜的事情和人生中的一道道選擇題,我們始終需要一個人去面對。 歌德曾說過: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 我們總要學會獨自面對世界,即使內心恐慌迷惑,讓自己靜下來想想就好,即使一時難以得出答案,也沒關系,交給時間,最重要的是,不要勉強自己。孤獨讓我們更加堅強,更加獨立,更加勇敢,幫助我們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這些真正獨立的精神世界,才是決定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最佳特質。 愿你在黑暗里守住信念;愿你能與孤獨對決,度過最艱難的時刻;愿你朝氣蓬勃地老去,始終相信愛的強大力量。我們都曾歷經孤獨,身處痛苦。然而成長就是不斷穿越孤獨的人生真相走向心智成熟的旅程,唯此我們得以觸摸生命真正的溫度。 |
|
來自: zlx1zlx2zlx > 《學生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