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一路追擊匈奴, 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 18歲上戰場,立馬封侯, 24歲掛掉…… 霍去病的一生,似乎就是為了說明什么叫做“濃縮才是精華”。
提到霍去病,必須要說起西漢最牛女傭衛媼。 她雖出身低微,連個具體名字都沒留下來,但卻是漢武帝衛皇后的母親,大將軍衛青的母親,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外婆,還是衛太子的外婆。 據《史記》記載,衛媼是平陽侯曹壽的家奴。曹壽是開國功臣曹參的曾孫,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的丈夫。 衛媼的丈夫是誰,或者根本就沒有,這個衛姓,到底是她母家的姓,還是夫家的姓,也不可得知,但她生了五個子女,是記錄在案的。 長子衛長君,次子衛青,長女衛孺,次女衛少兒,最小的女兒就是衛子夫——史書上遮遮掩掩地暗示,這些孩子的父親或許都不是一個人。
衛青的父親鄭季是一個小吏,在平陽侯府服役時,與衛媼私通,生下了衛青。 衛青少年時代在父親家里生活過一段時間,但父親的妻子和其他子女只是把他當奴隸一樣看待。他后來又回到平陽侯家,做了平陽公主的騎奴。 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是私生子,他本人也是一個私生子。他的生父叫霍仲孺,只是一名小吏。 兩個私生子的未來貌似是永無出頭之日了,然而天上卻掉了餡餅。 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霍去病一歲,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竇太皇太后把趙綰、王臧罷免,廢明堂,廢除了漢武帝的建元新政,讓許昌等人為三公,掌握朝政。 漢武帝朝堂不能如意,家里的情況也不好,漢武帝的皇后是長公主劉嫖的女兒,按現在的標準來說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作女…… 看著皇帝弟弟著急上火的樣子,投其所好的平陽公主便把家里很有幾分姿色的衛子夫介紹了上門。 就此衛家的命運徹底改變了。 少兒改嫁詹事陳掌;少兒姊君孺也改嫁太仆公孫賀;衛青做了太中大夫。 也就是說衛少兒成了司局長的夫人,她的姐姐成了“副宰相”的妻子,弟弟成了侍郎。這時的霍去病應該只有三四歲,一下子從奴仆的后代成了高干子弟。 與此同時,恐怕沒有人想到被改變命運的不僅僅是衛青和霍去病,還有多年來漢匈之間的攻守易形。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是衛家的豐收年。 先是霍去病的姨媽衛子夫生下皇子劉據,被封為皇后,然后是秋天舅舅衛青奉命率騎兵3萬人從雁門出擊,擊敗匈奴;之后在第二年衛青率領所部從云中出擊,又經云中郡至朔方郡(今內蒙河套以南伊克昭盟等地)向西掃蕩追擊,直至隴西郡(今甘肅西南部)。 這次漠南之役,衛青所部漢軍縱橫數千里,擊敗匈奴,趕跑白羊、樓煩兩王。遂以河南地為朔方郡,奪取了匈奴入侵中原的前哨鄂爾多斯草原。戰后,封衛青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
又過了四年,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霍去病17歲,入宮做了保衛皇帝安全的侍中官。 而他的舅舅車騎將軍衛青這一年率所部3萬余騎從高闕出擊,大敗匈奴部眾,右賢王率領殘部數百騎遠遁。此戰之后漢武帝拜衛青為大將軍,后遷大司馬,成了大漢軍隊的實際總指揮。衛青的三個兒子也都被封侯。 霍去病激動不已,他主動向漢武帝請戰。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8歲的他被封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終于上了戰場,隨衛青擊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 這個初出茅廬的小桿子就憑著一身膽和八百騎精兵,一個勁兒往前猛沖,殺死敵人兩千多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并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漢武帝贊他“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接下來,霍去病開啟了狂戰士模式。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 于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余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 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蕩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大漢從長此以來對匈奴戰爭里的守勢狀態中一下翻了身,揚眉吐氣起來。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同時下令,驃騎將軍俸祿與大將軍相同。 漢武帝于建元二年(前139)罷太尉之位,直到設置大司馬位,以代替太尉之職,衛青和霍去病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稱號,得以名正言順地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
霍去病卒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陪葬茂陵,謚封“景桓侯”。 漢武帝看上去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