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配圖
【相關閱讀】
以往,剛畢業的大學生們可以入職華爾街公司擔任分析師,之后從助理到副總裁到執行董事一路扶搖直上,在一些銀行,還有合伙人。三十年左右的時間里,他們會對公司保持忠誠,然后揣著一百萬美元在五十歲左右的時候退休。
近日某華爾街頂尖銀行的資深交易商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時表示:“這一規則已經被打破。”
目前的這一艱難經濟周期已經讓許多銀行更難繼續支付交易商有競爭力的薪酬。瑞信信貸和德意志銀行于2015年削減了紅利池。今年第一季度,由于營收暴跌以及高盛銀行繼續用資歷較淺的銀行家取代資深員工,該銀行員工的補貼和福利在減少了40%。
此外,大型華爾街投資銀行們看到精品銀行的精英之間的競爭將愈發激烈,而這些精品銀行往往規模更小且善于兼并和收購。精品銀行們開始盯準大型企業,為此它們正積極招攬頂尖交易商。
大型銀行還看到出色人才紛紛離開另謀高就。
以下是去年發生的銀行重要人事變動事件:
摩根大通的亞力山卓-維奇特跳槽雅帛集團;
摩根士丹利的阿爾班-德拉撒布里跳槽法國制藥商賽諾菲;
摩根大通的亨利-高斯布魯奇跳槽艾伯維;
黑石集團首席財務官勞倫斯-托司跳槽Airbnb;
高盛集團的安東尼-諾托跳槽到Twitter擔任首席財務官;
摩根士丹利的魯斯-波拉特跳槽到谷歌擔任首席財務官;
瑞士信貸的伊姆朗-科漢跳槽到Snapchat擔任首席策略師。
當然,許多銀行員工已經告訴我們,一部分人辭職并不意味著這是一個真正的趨勢。一些銀行員工稱,像這樣的辭職在這樣的周期經常發生。
在目前這個經濟環境這一觀點當然有道理。2016年銀行員工的股權資本市場業務一蹶不振,第一季度企業們首次發行股票的數量是2009年以來最少的。兼并和收購活動較過去兩年顯著減少。
但是這一現象也可能轉為一個更永久的趨勢。
該資深銀行員工表示:“如果兼并活動以及資本市場活動真得減少了,那么許多公司將承受巨大的壓力。每一個有大腦的銀行員工都在問自己這么一個問題——我需要一個退出策略嗎?如果需要,我的退出策略是什么?現實是美國企業界的許多人在這方面一直做得更好。”
他還強調了投資銀行員工的疲憊的生活方式,通常和工作時間長、時間緊迫有關。
“可能為企業工作比‘在銀行工作不得不在企業和客戶面前卑躬屈膝’更容易些。”
對求職者而言,整個投資銀行界已經變得不那么有吸引力。去年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哈佛商學院畢業生中僅4%想要在投資銀行工作。去年夏天,對沖基金公司的一群實習生告訴我們他們覺得“猴子”能夠做投資銀行暑期實習生的工作。
現在華爾街銀行們正齊心協力改變銀行形象。就在過去兩周,五家華爾街大型投行已經發布了五項新舉措,旨在改善辦公室文化,鼓勵工作生活平衡。
瑞士信貸讓員工們周五晚上休息,瑞銀集團則每周給員工兩個小時的私人時間,摩根大通放寬了著裝規定,摩根士丹利向副總裁提供四周的帶薪休假,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放寬了業績評估標準,從而能夠給員工更優質和頻繁的反饋。
當然,這些措施是否足以遏制辭職洪流,還尚待觀察。
本文由鳳凰iMarkets編譯自Business Insider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