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點 隸書的點有很多變化,起筆要求藏鋒逆入,出鋒根據各點的不同形態而變化。它是其它筆畫的濃縮。有正點、橫點、豎點、側點、捺點、橫挑點、上對點、下分點、左兩點、右兩點、以及三點的呼應、四點的開合、多點的參差。要寫得生動而富于變化,尤其要做到飽滿厚重。(1) 逆鋒落筆上行;(2) 轉筆回鋒向右下;(3) 頓筆向左下出鋒。
橫橫畫是隸書中最基本的筆畫,是從篆書中繼承而來,藏頭裹尾、平中寓曲。要寫得充實穩健、果斷利落、粗細均勻。藏鋒逆入,忌頓頭;圓筆用轉法調整筆鋒,方筆以折法調整筆鋒;中鋒提按,宜穩實;回鋒書筆,須自然。(1) 將筆逆鋒向左行;(2) 筆鋒回折向右;(3) 筆鋒沿中線提按往右行;(4) 稍(5) 微停頓后輕提向左回收。
豎豎畫寫法與橫畫大致相同,只不過由橫寫改成豎寫。除了橫寫的要求外,要注意收筆時切忌寫成楷書的垂露。要求自然收起,或略頓筆收鋒。(1) 筆鋒向上逆行;(2) 筆鋒回折向下,(3) 圓筆用使轉法,(4) 方筆用折切(5) 法;(6) 中鋒微提按往下運行;(7) 筆鋒略頓后自然向上收鋒。 撇 撇畫有短撇、長撇兩類。短撇分順寫和逆寫;長撇的收筆有鉤、圓、尖、方等不同的形狀。做到藏鋒逆入,中鋒向左下略快行筆,收筆根據筆畫末端要求,稍微停頓或向上出鋒,或回鋒收筆,或自然上提,視各字不同的結體和筆畫而應用。(1) 逆鋒向上;(2) 稍(3) 停后向左下折鋒;(4) 中鋒向左下略快運筆;(5) 稍(6) 停駐后輕提,(7) 回鋒收筆。 捺 捺亦稱(磔),或叫雁尾,是顯示隸書特點主要的筆畫。捺畫分平捺和斜捺兩種。落筆藏鋒逆入,中鋒向右斜下行,鋪開筆毫向右緩提,出鋒如何視結構如何而定。鋒芒要求穩重有力度,并逐步達到尾端。(1) 逆鋒向左上;(2) 略頓轉筆向右下運行;(3) 中鋒漸行漸按;(4) 重按緩慢向右提捺出,(5) 以全身之力送到鋒尖,(6) 氣貫尾端。
鉤 鉤畫亦是顯示隸書筆法特點的筆畫之一。有左鉤、右鉤兩大類。分斜鉤、折鉤、橫鉤、豎鉤等,隸書的鉤較特別,不象楷、行書的鉤上挑和短小,而是寫得較長平,轉而無挑。右鉤則用捺代之。鉤的變化較多,視各字的結構變化而應用。(1) 逆鋒落筆;(2) 微停即轉筆向下;(3) 中鋒提按運筆;(4) 邊行邊按邊轉筆向左,(5) 邊行邊提迅速出鋒,(6) 或回鋒收筆。
波 波畫是隸書中的主要特征,起筆較重,以達到出鋒飽滿有力的效果,收筆下按后向右提筆,形成重蠶頭雁尾,一波三折,波畫要寫出抑揚俯仰之勢,給人以特殊的美感。(1) 逆鋒向左下頓挫;(2) 稍(3) 停即向右轉筆,(4) 畜勁藏鋒,(5) 開似蠶頭;(6) 中鋒向右邊行邊提,(7) 行至中間,(8) 筆畫漸細,(9) 過中間時,(10) 要邊行邊按,(11) 使筆畫漸粗;(12) 略停隨即向下按筆,(13) 要毫展勁足,(14) 運力至尾端。 折 折畫是橫畫和豎畫的連結寫法。折角處的寫法,橫畫寫到轉折處提筆換鋒往下行筆。折的寫法有許多變化,根據各字結構造型的需要來靈活運用。(1) 逆鋒向左;(2) 稍(3) 停頓即轉筆向右運行;(4) 筆鋒沿中線提按往右行;(5) 至轉折處提筆換鋒往下運筆;(6) 中鋒提按往下行;(7) 將筆輕提向上回鋒。
隸書點的變化十六種(一)
正點 逆鋒起筆,稍頓既右下運筆,然后轉勢向左下方行筆,漸提,收筆出鋒。橫點逆鋒起筆,轉筆向右輕松自然運行,回鋒收筆。狀似橫畫,但注意寫的太粗太長。 豎點 藏鋒逆入,稍停即向下轉鋒,切忌寫的細長或粗短。側點 逆鋒向右上行,稍停過程中略向右下頓筆。然后向左下順勢提鋒收筆。撇點 逆鋒起筆,轉筆向左下方運行漸提,或回鋒或出鋒收筆,此筆畫不要寫的粗大。捺點逆鋒切入,轉鋒向右或向下運筆,由輕漸重,至捺腳處重按后即由重漸輕。力到鋒尖,筆畫宜粗短。
橫挑點或露鋒或藏鋒切入,轉筆向右或向上漸行漸提,出鋒收筆,不宜寫的粗長。上對點左右兩點的起筆應基本相對,然后順勢向左右或左下右下出鋒。
上分點 雖然中間有筆畫相隔,但左右仍需基本對平,形成遙相呼應、相互顧盼之勢。
下對點 此二點為左撇點和右捺點的結合,書寫時應注意錯落有致,變化活潑。下分點 此二點在書寫時起筆應大致相對,然后向左下和右下出鋒,宜粗短些。左二點二點的起筆應有所不同,或方筆或圓筆,上下宜緊湊些,氣勢必須連貫。
隸書點的變化十六種
下三點在書寫時應注意三點的筆畫即要各不相同,又要相互顧盼呼應,生動活潑。
左三點
上下排列要參差變化,并注意氣勢的連貫,切記大小一樣,有時為了書寫的需要,上、中、二點可用牽絲連帶。
多合點一個字中如出現許多的點,要使每個點的寫法有所不同,并注意它們之間的氣勢連貫。
隸書橫的變化(四種) 長橫 逆鋒起筆,稍停轉鋒向右,中鋒行筆,收筆時或筆鋒轉勢向左回提,或略停即提筆空收。粗細橫逆鋒起筆,轉筆向右,邊行邊提,至收筆處,輕提回分鋒,呈前粗后細狀。
弧橫此筆畫在書寫時,應注意起筆后先往右上運行,至中間再往右下運筆,略呈弧形。細橫有的字結體的變化,其橫畫不宜粗長,應寫的瘦勁點。隸書豎的變化(四種)
長豎起筆藏鋒,轉鋒向中鋒運行,回鋒收筆,應粗狀有力、剛勁挺拔。細粗豎起筆向下運行時邊行邊按,收筆圓轉回鋒,上細下粗狀。弧豎與弧橫類似,在起筆后往下運行時應先向右下運筆,至中間時再往左下運筆,略呈弧行。斜豎此筆畫在起筆后,往下運筆時應向左下方運行,切忌垂直。
隸書撇的變化十二種(一)
豎撇起筆后向下中鋒運筆,約至三分之二處轉鋒向左,轉彎處宜圓轉,回鋒收筆。斜撇逆鋒起筆,稍頓后轉鋒向左下運筆,斜勢大些,收筆時或圓轉回鋒,或略停空收。
彎撇逆鋒起筆后轉鋒向下,至中間出圓轉向左,圓弧的大小及位置,根據結體的需要來定平撇起筆后向左撇出,它的上沿線基本相平,下沿線略呈弧行,或收筆出鋒、或向左之間出鋒。隸書撇的變化十二種(二) 短撇或露鋒或藏鋒起筆,向左下頓挫運行,回鋒收筆,書寫時要做到短促有力。
尖頭撇出于結構變化的需要,該筆畫起筆應露鋒入筆,頭呈尖狀。
尖尾撇此筆畫在書寫至接近尾部時,應邊行邊提,漸輕,較快出鋒,力到尖鋒,尾呈尖狀。圓尾撇 行筆至尾部,鋒尖向上或向下圓轉回鋒,尾部略圓均,忌過于腫大。出鋒撇書寫至尾部,筆毫向右上圓轉回鋒,至適當處向上或右上方出鋒。
帶勾撇行筆接近尾部,不要提筆,仍向上和右上圓轉運筆,然后邊行邊提出鋒,彎勾需自然活潑。
帶折撇該筆畫在起筆、轉鋒向右或向下運行后即以圓轉或折轉向左下方運筆,轉角處切記粗重。帶橫撇 逆鋒圓轉起筆向右運行,至適當處即轉鋒(或圓轉、或折轉)向左下方行筆,轉角要靈活自然。
來自: 清水0702 > 《書畫》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漢隸全則(一)
沒有哪一種字體與隸書一樣在概念和文本上顯示出極大的混亂和龐雜,當然也沒有一種字體如隸書一樣被世人喋喋不休:古隸、今隸、秦隸、分...
隸書撇的變化十二種
起筆后向下中鋒運筆,約至三分之二處轉鋒向左,轉彎處宜圓轉,回鋒收筆。逆鋒起筆,稍頓后轉鋒向左下運筆,斜勢大些,收筆時或圓轉回鋒,或略停空收。行筆至尾部,鋒尖向上或向下圓轉回鋒,尾部略圓均...
隸書結體與筆畫的變化
隸書結體與筆畫的變化。17、宜豐勿瘦 筆畫少、結構疏的字,要以豐襯疏,宜把筆畫寫的粗壯豐滿開張些,字形有飽健飛動寬宏之感,間架端正,遒勁自然。19、宜穿勿粘 筆畫交叉多的字,應注意上下或...
隸書筆法大全「細分隸書40種筆法」
隸書筆法大全「細分隸書40種筆法」該筆畫在起筆、轉鋒向右或向下運行后即以圓轉或折轉向左下方運筆,轉角處切記粗重。
怎樣臨習《乙瑛碑》
圓筆用轉法調整筆鋒,方筆以折法調整筆鋒;-------------------------------------------------------------------------基本點畫的運筆(三) 波;波畫是隸書中的主要特征,起筆較重,以達到出鋒飽滿有...
隸書這么搞,保證能寫好!
隸書“鉤”的12種寫法。1.豎鉤。斜鉤。此筆畫在(向右下或左下)運行時,要視整個字的結體來決定其斜度,保持重心平衡,鉤不宜粗大。藏...
《曹全碑》練習指導:基本筆畫寫法
《曹全碑》練習指導:基本筆畫寫法。8.斜撇藏鋒起筆后向左下方行筆,行筆流暢,弧度自然,中部略微細。11.長捺藏鋒起筆后向右下行筆,在...
學寫隸書,從基本筆畫開始
學寫隸書,從基本筆畫開始。遇圓筆用轉法調整筆鋒,遇方筆以折法調整筆鋒;要做到藏鋒逆入,中鋒向左下略快行筆,收筆因根據筆畫末端要...
書法藝術—怎么寫好隸書
怎樣寫好隸書?小尾波此筆畫在運行時,宜瘦勁些,至尾部處微按(有的甚至不按)后,即向右出鋒,雁尾不太明顯。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