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皮膚毛孔粗大|后背皮膚毛孔粗大|我系濕氣重宮 宮寒 濕氣重吃什么 東西好
讓背部的皮膚光滑無瑕疵 2005年09月05日 09:49 《媽咪寶貝-消費前沿版》 媽咪問題:到了夏天,很想嘗試漂亮的露背裝,可是總感覺背部比較油,隔三差五長痘痘,請問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方法能讓背我背上毛孔很大,以前不太會洗澡,導致毛孔里堆積了好多臟,后來媽媽幫我搓背搓了5/6次才好的,但是毛孔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還有就是我腰上也跟背上一樣,但是臟東西搓不出來,而且毛孔里還有毛,摸上去就很粗糙,冬天的時候干的癢,難過的要命.大家有什么好的辦法啊?后背部是我們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所以在洗澡的時候洗后背是我們最頭疼的地方,網友都在找: 后背毛孔大怎么辦 縮小背部毛孔 背部皮膚毛孔粗 后背 護膚小竅門一 :啤酒收縮毛孔 取面膜碗,倒入適量的啤酒,再將壓縮面膜浸入啤酒中,三分鐘后,取出,稍檸出一點多余的水分。敷于臉部,待水分快吸干時,在浸入反復如此,敷半個小時,再用冷水洗凈臉部,毛
后背的毛孔大怎么辦?怎么能使它縮小,皮膚變得細膩?
毛孔粗大與天生膚質及年齡的增長皆有關聯,通常油性膚質者,因為皮膚分泌旺盛,污垢與皮脂容易堆積于毛孔中,因而使毛孔變得較為粗大。 此外,肌膚的彈性膠原纖維,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松馳,失去原有的彈性與用正規藥物,不要相信肥皂能管用,雖然藥物效果也不明顯,但總比肥皂好。維生素a酸乳膏去藥店十塊錢一盒,是正規藥物。因為太便宜有的醫生都不開。我記得伊能靜寫的書上說現在大部分說能收縮毛孔的化妝品都沒有多大用處的,因為毛孔的收縮是需要一個很長的時期,并非廣告宣傳的十幾天或者28天等,有一些保養品是可以使毛孔看起來小一些的,是"看起來背部皮膚粗糙、毛孔粗大、而且還有痘痘!怎么消除啊?怎么護理?沐浴鹽泡澡。一星期去兩次角質層。 不要一身大汗就去洗澡,先擦干, 等皮膚干了再去。 中醫里講,汗液遇水易長瘡,就是豆豆。。。 主要的是貴在堅持
背診
后背為五臟六腑的反射區,從頸下二寸開始,以手掌大小為一個反射區,向下依次順序為肺區、心區、肝區、脾區、腎區、排泄區、生殖區,共為七個反射區。
1、體雕目測法
(1)背部膚色不均,屬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為體質虛寒,濕氣重,水分滯留體內,引起手腳冰涼怕冷,下身腫脹等癥狀。
2、肺區診斷
(1)拇指推肺區膀胱經,出現微血管擴張的現象。
(2)背部長痘為肺風粉刺,體質燥熱,多為肺陰虛。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適,面部毛孔粗大。
備注: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區診斷
(1)拇指推心區內膀胱經,出現發紅現象,心火旺。
(2)眉心長痘,面部潮紅多為虛火上炎。
備注:體胖者胸悶氣短,體瘦者失眠多夢。
4、肝區診斷
(1)肝區膚色不均發青為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肝區突出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澀充血,眼袋大,視力下降為肝火旺盛。
5、脾區診斷
(1)脾區膚色發黃為脾胃不和。
(2)口腔潰瘍,口周、額頭易生紅色痤瘡為脾胃實熱。
(3)皮膚松弛,虛胖者多為脾氣不足,舌苔黃膩,便秘實胖者多胃火旺盛。
6、腎區診斷
(1)腎區凹陷,腰部顏色發黑,多為腎水不足。
(2)面部易生烏云狀片黑斑,手腳冰涼怕冷為腎陽虛。
(3)聽力下降耳鳴,腰酸,手腳燥熱怕熱為腎陰虛。
7、生殖區診斷
(1)生殖區凸起:月經量少,經血色暗血塊,痛經。
(2)生殖區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經量多提前或退后,多為宮寒宮冷癥狀。
背診學
(1)背部膚色不均屬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為體質虛寒,濕氣重,水分滯留體內,引起手腳冰涼怕冷,下身腫脹等癥狀。
2、肺區診斷
(1)拇指推肺區膀胱經,出現微血管擴張的現象。
(2)背部長痘為肺風粉刺,體質燥熱,多為肺陰虛。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適,面部毛孔粗大。 備注: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區診斷
(1)拇指推心區內膀胱經,出現發紅現象,心火旺。
(2)眉心長痘,面部潮紅多為虛火上炎。 備注:體胖者胸悶氣短,體瘦者失眠多夢。
4、肝區診斷
(1)肝區膚色不均發青為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肝區突出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澀充血,眼袋大,視力下降為肝火旺盛。
5、脾區診斷
(1)脾區膚色發黃為脾胃不和。
(2)口腔潰瘍,口周、額頭易生紅色痤瘡為脾胃實熱。
(3)皮膚松弛,虛胖者多為脾氣不足,舌苔黃膩,便秘實胖者多胃火旺盛。
6、腎區診斷
(1)腎區凹陷,腰部顏色發黑,多為腎水不足。
(2)面部易生烏云狀片黑斑,手腳冰涼怕冷為腎陽虛。
(3)聽力下降耳鳴,腰酸,手腳燥熱怕熱為腎陰虛。
7、生殖區診斷
(1)生殖區凸起:月經量少,經血色暗血塊,痛經。
(2)生殖區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經量多提前或退后,多為宮寒宮冷癥狀。
教你怎樣看背診
1、大椎突出、色素沉著:肩頸長期勞損,易引發肩周炎,肩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2、肺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鼻炎、咽炎、候嚨,干癢、易上火、胸悶氣短。
肺區。長痘:腸道宿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
3、心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冷。
4、肝區。明顯凸起: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目赤干澀,解毒功能弱,易引發灑精肝,脂肪肝,膽結石,兩肋滿脹,后背發沉,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 ,手腳冰冷。
5、脾區。推膀胱經時更容易判診,有氣節、腫脹: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脹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經不調。
6、腎區。發黑、色素沉著、腎虛紋、腰眼深:腎氣不足,易脫發,記憶減退,睡眠質量不高,夜尿頻繁,易受驚嚇,黑眼圈,眼袋明顯,耳鳴,易浮腫,怕泠,手腳冰,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婦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諧,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環不好。
7、婦科。八膠穴突出、發青、發黑、長痘:分泌失調、宮寒、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赤白帶下、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婦科下肢循環不好。
,
什么叫帶脈?
它是圍繞我們腰圍一周,唯一一條橫向之脈,被稱為帶脈,也稱腰帶。
帶脈的特點:
第一:掌管我們人體十四條經絡。
第二:上連腸胃,下連子宮,卵巢。
第三:保護腎臟,底氣不足,有腎虛現象。
帶脈的作用:
一: 婦科方面反反復復出現的問題,其實這跟我們人體中奇經八脈帶脈有關,因為帶脈在人體中間的位置,又是人體的總開關,帶脈和我們的腹股溝,淋巴,息息相關。所以帶脈受堵,會影響淋巴毒素,排不出去。加上帶脈平衡人體上下陰陽,帶脈受堵,火往上走,濕往下走,導致婦科炎癥、、、
二:小肚子腰粗,贅肉。根據順產和剖腹產也有關 。剖腹產的人應該要多注意了,因為剖腹產,傷及到人體中的三條經脈,帶脈,任脈,沖脈。所以剖腹產的人比順產的人更容易發胖。順產的人,十月生產之后,使我們帶脈像皮筋一樣使用太久彈性就下降,從而導致帶脈功能下降,加上現在的人不怎么運動,也使腰部的肉越來越多、、、
三:月經不正常,顏色變深,發黑。十個女人九個寒,而體寒的人一定會宮寒,因為帶脈受堵,導致濕寒,淤毒排不出去,所以月經會出 現顏色變深,發黑,嚴重者還會導致肌瘤,囊腫 、、 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五行背診
后背位五臟六腑的發射區,從頸下2寸開始,以手掌大小為一個反射區,從上至下順序是:肺區、心區、肝區、脾區、腎區、排泄區、生殖區共7個反射區
1、 體雕目測法:
1) 背部膚色不均屬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 背部毛孔粗大為體質虛寒、濕氣重,水分滯留體內,手腳冰冷或怕冷,下身腫脹等癥狀
2、 肺區診斷
1) 第三胸椎兩側有結節多為心肺功能差
2) 拇指推肺區膀胱經出現微血管擴張的現象
3) 背部長痘、粉刺為體質燥熱、多為肺陰虛
4) 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適,面部毛孔粗大。備注:旁人痰多、瘦人多火
3、 心區診斷
1) 拇指推心區內膀胱經出現發紅現象為心火旺
2) 眉心長痘,面部潮紅多為虛火上延。備注:體胖者胸悶氣短,體瘦者失眠多夢
4、 肝區診斷
1) 肝區啡色不均發青為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 肝區突為肝功能下降
3) 眼干澀充血,眼袋大,視力下降為肝火旺盛
4) 肝區腫大突起為脂肪肝,軟硬則為酒精肝
5、 脾區診斷
1) 脾區膚色發黃為脾胃不和
2) 口腔潰瘍,口周、額頭易生紅色痤瘡為脾胃實熱
3) 皮膚松弛,虛胖者為脾氣不足,舌苔黃膩,便秘實胖者多為胃火旺盛
6、 腎區診斷
1) 腎區凹陷,腰部顏色發黑,多為腎水不足
2) 面部易參烏云片黑斑,手腳冰涼、怕冷為腎陽虛
3) 聽力下降耳鳴、腰酸、手腳燥熱、怕熱為腎陰虛
4) 腎區觸之有腫脹為腎積水,如有硬塊為腎結石
7、 生殖區診斷
1) 生殖區凸起:月經量少,經血色暗、有血塊、痛經
2) 生殖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經量多提前或推后,多為宮寒宮冷癥狀
頸部觸之有硬塊多為軟組織增生或筋腱粘連,觸之有骨感為骨質增生
八髎區觸之有硬塊、顆粒,上髎、次髎突起、橫向壓痛為子宮內膜炎
五樞穴有淤堵或有結節顆粒----不能正常受孕
八髎區有結節壓痛:男性多為前列腺或睪丸疾患,加上喉結兩側有腫塊女性則有婦科疾患
兩側腹股溝上按壓有條索狀,加上有顆粒多為附件炎,月經不調或卵巢囊腫
腰部脊柱觸之有突起為腰椎間盤突出
腰眼按壓有疼痛或結節為腸炎、十二指腸潰瘍
刮痧排毒法背診
由于病毒的侵害、細菌毒素或毒物毒性的作用,通過刮痧太多可見到粘膜、肌膚之下呈現血點或充血點,狀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聚集成片、或融合成斑塊因此中醫就以痧字來命名這些病癥,并統稱為“痧證”,把這些毒素叫“痧毒”
背診
通過刮痧的方式針對痧證來對人體內的病理進行分析
痧與病性的關系:
痧色鮮紅,呈點狀,多為表征,熱證
痧色晦暗,成片狀或瘀塊,多為里證,寒證
出痧多為熱證寒證、血瘀證、痰濕證
出痧小多為氣血不足的虛證,健康人,體胖者
病理分析
出現在腰椎的痧證:問“月經不調、腹脹、腹瀉、便秘、卵巢或宮頸炎、腰酸痛”
出現在尾椎的痧證:問“性功能障礙、下肢后側麻痛,下腹痛”
出現在頸椎的痧證:問“是否有眩暈、后頭痛,失眠,高血壓,早上起來咽喉不適、有異物感,好打噴嚏,過敏性鼻炎,上肢外側麻痛”
出現在頸椎的痧證:問“氣喘,咳嗽、心慌,胸悶,氣喘、胃痛、肩胛酸痛”
麻、木、脹、痛各代表什么?
中醫認為:
一、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二、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三、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四、脹:表明氣很足,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估脹。
五、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六、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愈合的時候都會發癢。但這與全身發癢不同.
(1)背部膚色不均屬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為體質虛寒,濕氣重,水分滯留體內,引起手腳冰涼怕冷,下身腫脹等癥狀。
2、肺區診斷
(1)拇指推肺區膀胱經,出現微血管擴張的現象。
(2)背部長痘為肺風粉刺,體質燥熱,多為肺陰虛。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適,面部毛孔粗大。 備注: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區診斷
(1)拇指推心區內膀胱經,出現發紅現象,心火旺。
(2)眉心長痘,面部潮紅多為虛火上炎。 備注:體胖者胸悶氣短,體瘦者失眠多夢。
4、肝區診斷
(1)肝區膚色不均發青為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肝區突出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澀充血,眼袋大,視力下降為肝火旺盛。
5、脾區診斷
(1)脾區膚色發黃為脾胃不和。
(2)口腔潰瘍,口周、額頭易生紅色痤瘡為脾胃實熱。
(3)皮膚松弛,虛胖者多為脾氣不足,舌苔黃膩,便秘實胖者多胃火旺盛。
6、腎區診斷
(1)腎區凹陷,腰部顏色發黑,多為腎水不足。
(2)面部易生烏云狀片黑斑,手腳冰涼怕冷為腎陽虛。
(3)聽力下降耳鳴,腰酸,手腳燥熱怕熱為腎陰虛。
7、生殖區診斷
(1)生殖區凸起:月經量少,經血色暗血塊,痛經。
(2)生殖區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經量多提前或退后,多為宮寒宮冷癥狀。
望“背”知健康
1、大椎突出、色素沉著:
----肩頸長期勞損,易引發肩周炎,肩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2、肺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
----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鼻炎、咽炎、候嚨,干癢、易上火、胸悶氣短。 肺區。長痘:
----腸道宿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
3、心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
----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冷。
4、肝區。明顯凸起:
----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目赤干澀,解毒功能弱,易引發灑精肝,脂肪肝,膽結石,兩肋滿脹,后背發沉,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手腳冰冷。
5、脾區。推膀胱經時更容易判診,有氣節、腫脹:
----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脹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經不調。
6、腎區。發黑、色素沉著、腎虛紋、腰眼深:
----腎氣不足,易脫發,記憶減退,睡眠質量不高,夜尿頻繁,易受驚嚇,黑眼圈,眼袋明顯,耳鳴,易浮腫,怕泠,手腳冰,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婦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諧,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環不好。
7、婦科。八髎穴突出、發青、發黑、長痘:
----內分泌失調、宮寒、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赤白帶下、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婦科下肢循環不好。
【什么叫帶脈?】
它是圍繞我們腰圍一周,唯一一條橫向之脈,被稱為帶脈,也稱腰帶。
【帶脈的特點】
第一:掌管我們人體十四條經絡。
第二:上連腸胃,下連子宮,卵巢。
第三:保護腎臟,底氣不足,有腎虛現象。
【帶脈的作用】
1、婦科方面反反復復出現的問題,其實這跟我們人體中奇經八脈帶脈有關,因為帶脈在人體中間的位置,又是人體的總開關,帶脈和我們的腹股溝,淋巴,息息相關。所以帶脈受堵,會影響淋巴毒素,排不出去。加上帶脈平衡人體上下陰陽,帶脈受堵,火往上走,濕往下走,導致婦科炎癥、、、
2、小肚子腰粗,贅肉。根據順產和剖腹產也有關。剖腹產的人應該要多注意了,因為剖腹產,傷及到人體中的三條經脈,帶脈,任脈,沖脈。所以剖腹產的人比順產的人更容易發胖。順產的人,十月生產之后,使我們帶脈像皮筋一樣使用太久彈性就下降,從而導致帶脈功能下降,加上現在的人不怎么運動,也使腰部的肉越來越多。
3、月經不正常,顏色變深,發黑。十個女人九個寒,而體寒的人一定會宮寒,因為帶脈受堵,導致濕寒,淤毒排不出去,所以月經會出現顏色變深,發黑,嚴重者還會導致肌瘤,囊腫、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背部摸穴診病
摸穴診病是從事手法醫學工作者很常用的一種方法,許多疾病都可以通過摸穴診斷出來,現在主要介紹背部摸穴診病,背部摸穴主要以摸腧穴為主。
1.肺俞
1) 皮膚隆起的多為胸中有熱,可有氣短.咳嗽等癥狀。
2) 本穴如有反應,在肺經的:太淵、孔最、中府等處往往呈異樣變化。
3) 診得條索狀、結節并伴有壓疼者,是痰飲、咳嗽之癥。
4) 條索狀、結節周圍皮膚有壓疼者,多為咳嗽、氣急、肺熱胸疼等病變。
5) 在膻中穴也有反應結合觀察。
2.厥陰俞
1) 穴位反應,有棱狀結節,有顯著壓痛、穴位皮膚隆起,多伴有嘔逆、煩悶、胸悶、心悸、神經衰弱、風濕性心臟病、肋間神經疼。(本穴反應胃及心臟的病理變化)
2) 膻中穴壓疼也反應心包絡病變。臟腑皆有俞在背,獨心包絡無俞,何也?曰:厥陰俞既心包絡俞也。
3.心俞
1) 若有棱狀結節,伴有顯著壓疼,多為上肢內側疼痛、紅腫、心悸怔仲、心慌煩悶不安、口渴等癥。
2) 皮膚凹陷,壓疼敏感者,常有心胸煩亂,恍惚健忘、納呆等癥。
4.肝俞
1) 局部皮膚隆起伴有壓疼敏感者,多為失眠癥。
2) 診得條索狀結節,伴明顯壓疼者,常見頭暈、失眠、心煩不寧等癥。
3) 出現棱狀結節且壓疼敏感者,患者有脅肋脹痛、脘悶、腹脹、黃疸、納呆、寤寐不寧,或有下肢內側紅腫生物病變。
5.膽俞
1) 發現棱狀結節壓疼敏感者,多數有黃疸。
2) 凡有細條狀及壓疼者,多為下肢外側痹疼,若在命門穴同時有氣泡樣反應者,屬下肢麻木。
6.脾俞
1) 局部皮膚凹陷,按之軟若棉樣,以虛證為多。
2) 診得條索狀,并有壓疼者,常有頭暈、失眠、乏力、健忘、煩躁、食欲不振,便溏、浮腫等癥狀。
3) 出現棱狀結節,伴有顯著壓疼者,為下肢內側紅腫、行走困難、足大趾運動不利之癥。
7.胃俞
1) 有條索狀結節明顯壓疼者,常是不欲飲食,胃疼等病變。
2) 有棱狀結節明顯壓疼者,多有嘔吐、不食、胃疼、腹脹、髖關節外側有紅腫現象。
8.三焦俞
1) 局部皮膚隆起,按之有條索狀結節、壓疼明顯者,多有腰疼、帶下、月經不調、小便混濁。
2) 有棱狀結節伴有壓疼者,一般是耳鳴、重聽、頭疼、腹脹滿悶、吐逆之癥(孕婦三焦俞有棱狀結節)。
9.腎俞
1) 有條索狀結節,凡壓疼敏感者,一般是陽痿、頭暈、腰疼耳鳴等癥狀。
2) 有棱狀節結,明顯壓疼者,多為血尿、腰疼、浮腫等癥。
3) 局部皮膚隆起,有如卵圓型結節伴有壓疼者,是腎虛有熱、耳鳴、頭脹之癥。
10.大腸俞
1) 發現堅硬的圓形結節,壓疼敏感者,表示大便干結。
2) 有棱狀結節伴有壓疼者,大多有頭疼、牙疼、腹痛、瀉泄等癥。
11.小腸俞
1) 凡結節橢圓質地較硬而壓疼顯著者,多有頭暈、后頭痛、后項拘攣之癥。
2) 本穴出現氣泡樣轉動感,多為婦女子宮下垂。
12.膀胱俞
1) 有柔軟的橢圓形結節,大多數是遺尿癥。
2) 有棱狀結節并有壓疼者,一般有發熱頭疼,小便頻數、尿赤澀疼、腰疼、小腹脹疼、白帶等癥狀。
3) 有細條索狀結節,壓疼者,多有下肢麻木、痹通。
附加:
百會診法
百會為督脈上的要穴,為諸陽之會,用手探摸此穴軟硬程度可判斷風、氣、痰,等痰飲癥。
1. 緊束型手指推移,按壓不動,主氣、血、水之癥,屬實,屬肝陽上亢、高血壓、眩暈(美尼爾氏綜合征)
2. 圓墩型此穴下如圓墩狀充盈,主氣分、水分郁滯、如神經性頭疼、咳喘。
3. 筋豆型穴位下可探摸到條索狀或小豆狀物,結節、主血瘀、痰濁,婦科腫瘤(子宮肌瘤).
4. 軟胖型穴位下皮膚虛軟、膨脹、松馳感、主氣、血虛弱、水濕諸疾。
5. 松馳型穴位部皮膚松馳,無彈性,主虛。如小兒發育不良,慢性疾病。
天突診法
在天突穴觸診,可判斷妊娠與否,準確率90%。未妊娠婦女天突穴處摸不到脈搏跳動,而妊娠后用食指觸摸就可摸到明顯的搏動。
來源:sk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