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海南省進入高中新課程基礎會考的第六年,基礎會考的性質、功能、試題難度要求等與往年相比沒有大的變化,通用技術科目與信息技術科目合卷考試,試卷的題量、題型和預估難度也與往年相似。試卷中,1—23題是客觀題,24—31是主觀題,其中1—10題、24—27題是信息技術科試題,11—23題、28—31題是通用技術科試題。
一、考試的基本情況 2011年全省參加技術課程考試的考生總數52418人,其中理科考生32102人,文科考生20316人。由于通用技術科目與信息技術科目合卷,以下分析除具體到小題以外,均為合卷數據。文、理科各部分考生試題難度值與平均分如下表。 表一 2011年技術科目基礎會考試題難度值與平均分
試卷難度是歷年基礎會考中極為關注的一個指標,基礎會考預期難度是在0.7—0.75,各年試卷命題均朝這一難度區間努力。2011年技術科目考試的實際試卷難度與2010年相比較,理科、文科均稍有增加,與歷年相比較,理科生的考試難度分別與2007年和2009年持平,文科生的考試難度與比2007年和2009年低了0.01。 下表是2006—2011年技術科目基礎會考試卷難度值表。 表二 2006—2011年技術科目基礎會考試卷難度值表
二、對試卷的分析 1、試卷要求 技術科目作為全體高中學生參與的、與高考總分掛鉤的基礎會考科目,對試卷的目標和難度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 第一,試卷目標。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考察學生的技術素養為目標,通過紙筆測試檢測學生對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水平,對技術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運用技術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試卷要以考查學生的技術基礎,以技術問題的解決為出發點,要貼近學生生活。 第二,試卷考查點對內容的覆蓋。與歷年的要求一樣,考查點覆蓋了課程標準要求內容的85%以上,由如下試題雙向細目表,可以看出通用技術科目各道客觀題、主觀題考查點的分布情況。 表三 2011年海南省通用技術科目基礎會考命題雙向細目表
第三,試卷難度。由于基礎會考的性質是水平考試,其試卷的預估難度必須控制在0.7-0.75之間。 第四,命制試題的理念。試題一方面要能夠體現高中新課程理念,另一方面又要充分體現技術科目考試評價的特點,即使是紙筆測試,也要能考查學生掌握技術、運用技術的能力。命題原則一是過程化的體現,二是人性化的體現,三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 ,四是適度開放性的體現。對教學具有良好導向性。 第五,試題的原創與新穎。命制一套高質量的技術科目試卷,首先要確保各道試題的原創性,同時又要在試題的應用性、情景創設和問題解決等方面下功夫,力介脫離實際的死記硬背。 2、試卷命制 隨著基礎會考制度的不斷延續和深化,試卷命題的困難程度正在逐年增加,尤其是2008年起開始實行的高考平行志愿改革,更加強化了會考分值在高考總分中的作用,自然對技術會考試卷的命題要求更高。 從幾年來基礎會考對學校教學的影響看,技術科目會考試卷的內容范圍、題型難度等對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的導向作用日益顯現,教師們往往會在分析往年試卷內容和難易程度的基礎上決定下一年考生的教學內容和水平。 命題組通過分析歷年的試卷和省考試局提供的各項分析數據和圖表,反復對比,總結成功經驗,針對問題提出對策,在主客觀題難度的掌握上多加權衡。2010年全省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平均分分別達到76和71分,由于平均成績較高,導致了部分學校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教師在教學中的懈怠,甚至有的學校減少了技術課應有的教學課時,導致了不利于全面落實高中新課程實驗的現象出現。基于此,2011年,我們在把握好試卷總體難度在0.7-0.75范圍的前提下,對主觀題最后一道“綜合應用”目標層次的題目作小范圍調整,將2-4分值的小題作為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適當提高一點技術難度,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激發教師教、學生學技術課程的興趣,以促進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進一步規范化。例如第28道題:
本題是一道基于應用的控制與設計方面的試題,一改以應用情景引入、以考查原理和概念為目標的命題思路,從當前多數菜農和花農面臨的大棚技術改造問題為場景,其中3道小題均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考生如沒有掌握控制與設計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則無法正確答題,這3道小題回答正確了,大棚光控裝置就改造完成了,本題沒有直接詢問概念,而是把對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融入問題解決之中。如第二小題“‘控制電路’應該連接在 與 之間”,如果學生不理解該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方框圖,則無法正確回答。 命題組本著以考查學生的基本技術素養為出題的基本目標,以“應用”為出題的基本角度,以考查學生的基本技術能力為基本要求,試題十分注重生活情景的創設,題目很有生活趣味,題目更具有技術含量。我們反復推敲每一道題目,盡可能把題目表達得更加簡潔、規范和清楚,盡可能辟免學生因讀題造成的答題錯誤。在主觀題方面,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有不少高度綜合的題目,試題雖有綜合性,但都比較容易切入主題,題目看似不難,實則不易,要得較高分更不易。 在命題過程中,我們一如既往的堅持每道試題的原創,在數次試題討論中反復強調原創,不放過任何一點與已有試題類似之處,一經發現必要修改。
三、對試卷實際難度的分析 從考生答題情況來看,多數試題的實際難度與預估難度吻合程度比較高。 1、客觀題的預估難度值與實際難度值比較 各道客觀題的預估難度值、實際得分和實際難度值見下表:
表四 客觀題預估難度與實際難度對比表
由上表可見,客觀題的預估難度值在0.7—0.9之間,實際難度值在0.5—0.98之間,客觀題的預估難度值與實際難度值的比較如下圖。
其中實際難度值小于等于0.5的僅有第14題。第14題是一道基于問題解決的試題,預估難度是客觀題中最低值0.7。考生的平均得分是1.176,可見,面對應用性稍強的客觀題,在很短時間內,考生答題的正確率比預想的要差。
2、主觀題的預估難度值與實際難度值比較 各道主觀題的預估難度值、實際得分和實際難度值見下表: 表五 主觀題預估難度與實際難度對比表
由上表可見,主觀題的預估難度值在0.75—0.8之間,實際難度值在0.67—0.79之間,躍動的幅度不大,主觀題的預估難度值與實際難度值的比較如下圖。
第28—31題均是應用性較強的主觀題,其題型雖與往年沒有多大的變化,但其綜合性和問題的實踐指向性更強。其中第28題實際難度值是0.79、第31題實際難度值是0.69,第29題、第30題實際難度值均為0.67。第29題綜合了控制和結構的內容,考生答題的困難之處主要在于第3小題,針對窨井蓋的硬塑桿1和硬塑桿2的受力形式分析;第30題綜合了系統、設計優化、結構強度、工具選擇與使用的內容,考生答題的困難之處主要在于一是讀圖困難,二是鉗工工具的選擇和使用方面經驗的欠缺。
四、反思與建議 1、關于試卷難度 反思2011年通用技術科目基礎會考的考試結果,由于在命題過程中萌發了要調整考試對教學導向的念頭,故必然導致實際難度值比往年有所下降,理科考生平均分是71.57,難度值是0.72,與2007年和2009年持平;文科考生的平均是65.60,難度值是0.66,為歷年最低。這一現象也許不是師生所希望的,但如果師生能夠因此而從中查找教學中存在的缺失,端正通用技術教學態度,真正以提高學生運用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也算達到目的了。 2、關于試題命制 在命題方面,每一次教考試結束之后,都能總結出諸多試題需要改進之處,如今年客觀題中找錯題偏多,不利學生正向思維;有兩道題的實際難度值在0.97以上,試題價值不大;主觀題中針對一個問題的較完整的方案設計有所欠缺等,期待以后的不斷改進。 3、關于考試方式 隨著技術課程教學與評價實驗的不斷深化,現有技術課程基礎會考方式有必要改進,早在2009年我院曾提出技術課程基礎會考改進意見,時至今日仍未有所采納。 技術課程的教學和評價均有別于科學類課程,我們仍然呼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以紙筆方式和作品考試并用的形式進入技術課程基礎會考,以更為準確地考查學生的技術學習水平和技術應用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