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它在我們生活還是比較常見的,麥冬它與我們生活中的沙參長得比較相似了,如果你不仔細一點還不容易辨別出來的喔,那么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使用麥冬的呢,你對麥冬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又了解多少?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麥冬泡水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麥冬泡水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清養肺胃之陰多去心用,滋陰清心多連心用。麥冬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塊根,臨床常用品有去心與不去心之分,去心之說最早見于陶弘景《名醫別錄》,謂麥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煩。然后世醫家反對者眾多,如吳鞠通每用麥冬則注明不去心,謂麥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經之熱。筆者認為似無爭論之必要,由于中國各地用藥習慣不同,可入鄉隨俗,不必苛求。如欲用其入心清熱,可用朱砂拌之,稱為辰麥冬。 麥冬配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止渴效力顯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傷渴甚或內傷而見的胃熱津傷消渴,均可選用。又烏梅能澀腸固脫而止利,合麥冬救陰以潤燥,對于久瀉久利,大腸津脫,虛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難忍,引飲無度者,尤為適合。 麥冬配元參:一清一滋,金水相生,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兒陰傷咳嗽,不食,苔花剝者有效。 麥冬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于肺胃陰傷,氣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癥。 麥冬配五味子:酸甘化陰,守陰所以留陽,陽留汗自止。功能養陰斂汗,用治陰虛汗多,心悸,肺虛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麥冬配沙參:肺胃同治,具有清肺涼胃,養陰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癥。 麥冬配粳米:適用于熱病之后,或慢性病中出現的胃中氣陰兩傷證,具有較緩和的清補作用。 麥冬泡水的作用: 1、養陰清熱治療陰虛內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 2、潤肺止咳 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主要用途 1、清心除煩:適于內熱擾心之證。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2、養陰潤肺:主治陰虛肺燥,干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 3、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納呆不饑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秘結者。 麥冬泡水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麥冬泡水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燥,便秘。 麥冬泡水能提高免疫功能;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能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提高機體適應能力;有抗心律失常和擴張外周血管的作用;能提高耐缺氧能力;有降血糖作用。 用于陰虛肺燥,咳嗽痰粘;熱傷胃陰或胃陰虛,咽干口渴,大便干結;心陰虛或心經有熱,心煩不眠,舌紅少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