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回苦味與回澀味 回甘,這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今天我們談兩個新名詞:回苦與回澀 老班章的純料。。在反復的試喝中。。。終于喝出了與拼配之根本區別 就是回苦。。什么是回苦呢? 簡單來講,當你喝茶湯時,一般的茶湯,是入口即對舌與口腔感受到一種苦澀,,而回苦的定義就是,入口是感受不到,3-5秒左右,才感觸到苦味。。 大家不要小看這3-5秒的停留,這是判斷茶樹質量之關鍵所在。。 基本上來講,回苦的茶,要有以下幾個特質: 入口要平和 苦味不是布滿口腔的,而是只集中在舌頭的中后部 苦味的感受是在茶湯入喉嚨之后,延遲發生的 在我自己存的09老班章,純料古樹泡的茶湯中,我感覺到了這種回苦的存在 第二部講回澀 之前我一直強調過,云南先人,講述之南苦北澀,是相當有根據的 從中醫五行來看,苦能清火,南方屬火,火炎其上,五行失其平衡,要維其中和,所以茶樹以苦味克其火性。。布朗,班章,老曼等均以苦味而著稱 反之,臨滄大雪山,屬云南之北,北方屬水,水寒斂精,所以其茶樹以澀味保其暖性。。。冰島,邦東,永德等均以澀味而見長 再通俗一點來說,茶樹就像一個人一樣的,你在南方,覺得很熱,你會降火,你在北方,覺得很冷,你會收緊衣服,保暖。 回澀之定義,就是當冰島,邦東之老樹茶湯入口之后,先平和,在3-5秒之吞咽之后,一般強烈的收斂之氣,從口腔倏然升起。。很是好玩 這是茶樹之性融入人體之感應。。 好了。。兩種回苦與回澀。。分別以班章和冰島為例子和大家討論一下 愈老的茶樹,回苦與回澀的時間愈長。。。個人的實踐經驗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