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臨床治療常使用輸液治療,而臨床也常出現不合理醫囑及不合理用藥,下面跟大家分享幾例不合理用藥分析。
注射劑溶媒不適宜
不同溶媒的pH值和離子含量等性質不同,藥物的溶解度、穩定性和安全性均受其影響,溶媒選用不當,會導致藥物出現渾濁、沉淀、效價降低或失效等問題。臨床應用藥品種類繁多,且一些新藥缺少溶媒穩定性實驗數據,故藥品調配應按說明書選用溶媒,而臨床醫師對溶媒選擇常有不嚴謹之處。
例 1: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 +卡鉑注射液0.3g。
點評:如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溶媒中的氯離子會與二水二氨合鉑發生化學反應轉化為順鉑,從而降低療效。0.9%氯化鈉水溶液中,于常溫下經24h卡鉑損失4.45%,故注射液使用時最好不要含氯化鈉,卡鉑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穩定。
例2: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蔗糖鐵10ml(200mg)。
點評:本品只能與生理鹽水混合使用,靜脈滴注其濃度不宜超過1%,配制后應立即使用,不能與其他的治療藥物混合使用,其靜脈滴注速度為每100mg鐵≥15min,給藥頻率每周<3次。
例3: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 +紫杉醇脂質體30mg。
點評:脂質體是一種新型藥物載體,可將難溶性紫杉醇包封在脂質體磷脂雙分子層中,改善藥物的溶解性。但是本品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和稀釋,不可用生理鹽水或其他溶液溶解、稀釋,以免發生脂質體聚集。
用法用量不適宜
主要是給藥濃度不適宜。常見于應用抗生素和化療藥物時,臨床醫師多關注給藥劑量而忽視給藥濃度,溶媒量過小會導致藥物溶解不充分,存在藥物未溶小顆粒。同時,較高的藥物濃度對血管產生刺激,增加靜脈炎和組織壞死的風險。同樣,給藥濃度過低不僅達不到治療所需的血藥濃度,同時溶媒體積較大,受限于輸注速度,可能對藥品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例1: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 +依托泊苷100mg。
點評:照藥品說明書該醫囑依托泊甙濃度過高。本品是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常見有骨髓抑制,包括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本品需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濃度不得超過0.25mg/ml,靜脈滴注時間不少于30min,因此應改為0.9%氯化鈉注射液 500ml。
例2: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 +克林霉素1.2g。
點評:說明書中要求600mg的本品應加入不少于100ml的輸液中,靜脈給藥速度不宜過快,每次給藥時間≥0.5h,以減少其對血管和胃腸道的刺激。
例3: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 +鴉膽子50ml。
點評:說明書中規定鴉膽子靜脈滴注,一次10-30ml,每天1次。本例中已經超量,患者用藥后有油膩感、惡心、厭食等消化道不適反應。
例4:0.9%氯化鈉注射液50ml +多西他賽170mg。
點評:本品需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輕輕搖動,混合均勻,最終濃度不超過0.9mg/ml,而本例中多西他賽濃度高達3.4mg/ml。
液體或電解質輸入量不適宜
例1:轉化糖電解質注射液250ml +10%氯化鉀7.5ml。
點評:轉化糖電解質品為復方制劑,含有0.465g氯化鉀,有些臨床醫師已習慣在250ml溶媒里加氯化鉀注射液0.75g,沒有減掉轉化糖電解質注射液本身已包含的氯化鉀,所以在審核醫囑時,這點要特別注意。
例2: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 +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3.75g。
點評: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應溶于適量5%葡萄糖注射液、0.9% 氯化鈉注射液,然后再用同一溶媒稀釋至50-100ml供靜脈滴注,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易發生水解反應,降低療效。
給藥途徑不適宜
例1: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精蛋白鋅胰島素6U靜脈注射。
點評:精蛋白鋅胰島素為白色或類白色的混懸液,絕不能用于靜脈注射。
例2: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 +奧美拉唑靜脈點滴。
點評:奧美拉唑是一個弱堿性化合物,其水溶液不穩定,易溶于堿,微溶于水,在酸性環境下轉變為其他形式。因此,奧美拉唑只能用包裝內所提供的氫氧化鈉溶液作溶媒,將其溶解后,直接緩慢靜脈注射。注射速度過快可刺激血管壁而引起疼痛,所以要求>2.5min注射完畢。
例3:0.9%氯化鈉注射液+甲氧氯普胺10mg靜脈點滴。
點評: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用法為肌肉或靜脈注射,但是靜脈注射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且靜脈注射甲氧氯普胺須慢,1-2min 注完,快速給藥可出現燥動不安,隨即進入昏睡狀態,所以一般為肌內注射。
聯合用藥不適宜
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 + 12種復合維生素1支+水溶性維生素1支。
點評:2種藥成分重疊,不宜合用。
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
結構脂肪乳250ml +維生素C 1.5g +維生素B6 0.2g。
點評:結構脂肪乳是由油相、水相、乳化劑組成的熱力學不穩定體系,維生素C和維生素 B6直接加入結構脂肪乳中,影響了結構脂肪乳的穩定性,又因為結構脂肪乳中含有微量的天然維生素K1,維生素K1具酮式結構具氧化性,維生素C因烯醇結構具還原性,兩藥配伍可產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兩者療效減弱或消失。
總結
臨床靜脈輸液,科學合理用藥尤為重要。
參考來源: 武星, 汪瀅, 薛函. 靜脈輸液類藥物不合理醫囑點評情況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