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低嘌呤飲食 飲食與尿酸生成關系密切。食物中雖然沒有尿酸,但食物中一種稱為“嘌呤”(又稱“普林”,purine)的物質,幾乎無處不在。嘌呤經過一系列代謝變化,最終形成的產物就是尿酸。 嘌呤的來源,分為內源性嘌呤和外源性嘌呤。外源性嘌呤主要來自食物攝取,占總嘌呤的20%。也就是說,了解食物嘌呤值的高低,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對于降低尿酸大有裨益。通常,營養學醫師會建議高尿酸群體,采用如下大致的飲食指導原則來實現低嘌呤飲食。①避免動物內臟、肉湯、啤酒等高嘌呤食物;②限制海鮮、肉類等中等嘌呤食物;③鼓勵低脂脫脂牛奶、雞蛋、蔬菜(注意不包括水果,果糖較多)等低嘌呤食物。
漁產:馬加、白鯧、鰱魚、虱目魚、吳郭魚、皮刀、四破、白帶、烏魚、鰻仔、鯊魚、小魚干、沙丁魚、扁魚干、蚌蛤、蛤蜊、干貝、海鰻、牡蠣; 胚芽、黃豆、嫩芽蔬菜如蘆筍頭、豆苗、發芽蔬菜如綠豆芽、黃豆芽、苜蓿芽; 紫菜、香菇; 熬煮很久的肉湯(汁)、雞精、酵母粉、健素糖;
旗魚、黑鯧魚、草魚、鯉魚、紅鲙、紅甘、秋刀魚、鱔魚、鰻魚、烏賊、蝦、小管、螃蟹、蜆仔、鮑魚、翅魚; 綠豆、紅豆、花豆、栗子、蓮子、小麥、燕麥、麥片; 豆腐、豆干、豆漿、味噌、黑豆; 各式菇類(如洋菇、鮑魚菇)、花椰菜、四季豆、皇帝豆、豇豆、豌豆、菠菜、青江菜、茼蒿菜、海藻、海帶、筍干、金針、白木耳、九層塔; 花生、腰果、杏仁果; 枸杞;
蛋類(雞蛋、鴨蛋、鵝蛋、鴿蛋)、豬血; 海參、海蜇皮; 其它蔬菜、各類水果; 各類植物油、瓜子; 葡萄干、龍眼干、蕃茄醬、醬油、果糖、冬瓜糖、蜂蜜、果凍;
研究發現,肥胖是引起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控制體重對于痛風來說非常重要,每日總熱量應比正常人低10%左右。不過減肥應循序漸進,否則脂肪分解過快容易導致酮癥。
三、掌握烹飪小技巧 輕松降低嘌呤值 改變一下日常烹飪方式,也可以降低食物的嘌呤值。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將豬肉、牛肉、雞肉樣品分別以水煮、清蒸、煎炒、油炸4種烹飪方法處理,比較1、3、5、10分鐘烹飪時間下食物嘌呤含量的變化。檢測發現,煮和蒸隨時間延長嘌呤含量下降,達最佳時間后趨于平穩,煎和炸則先降后升,呈V或W曲線變化。 數據顯示,水煮后肉中嘌呤含量降低最明顯,最佳水煮時間為3分鐘,此時豬肉、牛肉中嘌呤含量降低50%,雞肉中嘌呤含量降低30%,3分鐘后變化趨于平緩;結合口感,最佳清蒸時間為10分鐘;油煎最好不要超過2分鐘,因為2分鐘后嘌呤含量不降反升,4分鐘達到峰值;最佳油炸時間應在4分鐘內。 由于嘌呤為水溶性物質,在高溫下更易溶于水。所以,高尿酸患者在食用魚肉類食物時可先用沸水氽過后再烹飪,這樣就能減少此類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水煮過的肉湯不要喝。 冬瓜薏米羹 做法:選取冬瓜、薏仁米適量,姜絲少許。先用油將姜絲爆香,此后將冬瓜和薏米一起放入鍋中,加水及適量調味料煮成湯,即可食之。 功效:冬瓜、薏仁米都有利尿的作用,若能經常進食冬瓜薏米羹對降低高尿酸有益。 有了這三招,對付高尿酸絕對管用,關注健康就是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你都get到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