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明天的“國際檔案日”,今天上午,江蘇省住建廳公布了保存在城建檔案館里的28張老照片。這些老照片用真實的影像,記錄了南京新街口和鼓樓的百年變遷。 20世紀40年代的鼓樓 1958年,建成后的鼓樓廣場及西北角面貌 20世紀初鼓樓 20世紀初鼓樓 1964年國慶的鼓樓廣場 20世紀80年代鼓樓廣場檢閱臺 1982年鼓樓檢閱臺近景 1982年鼓樓廣場西北側、鼓樓食品公司 1988年鼓樓廣場、中山路 20世紀90年代鼓樓廣場 鼓樓市民廣場。 20世紀20年代新街口 1935年的新街口廣場炸彈模型 20世紀40年代有孫中山銅像新街口廣場 1959年國慶節新街口廣場夜景 1962年的新街口 1982年,新街口。正在蓋新華書店 1983年金陵飯店全景及新街口廣場 1994年金鑰鑰匙新街口廣場 新街口百年變遷 1997年新街口廣場 2000年新街口廣場鳥瞰。 一提到檔案館,很多人馬上聯想到買房時,先去檔案館開具“無房證明”。其實,檔案館的作用遠不止這個。南京中山陵國民革命陣亡將士紀念堂——無梁殿的修繕工程是以三十年代初無梁殿改建工程檔案為依據的,徐州市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五人群雕像的花崗巖連接問題,是以雨花臺烈士群雕塑像工程檔案作參考而得到解決的。你可能沒想到,看似枯燥乏味的城建檔案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的意義不僅在于記錄歷史,更在于服務當下、資鑒未來。 南京市城建檔案館館長吳應勝介紹說,城建檔案工作一直默默無聞地服務城鄉建設事業發展。中山陵園管理處1993年對“永豐社”、“桂林石屋”等景點建筑進行復建, 1994年維修古建筑無梁殿,南京市城建檔案館都為其提供了當年的工程檔案,為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南京市城建檔案館館長吳應勝介紹說,城建檔案工作一直默默無聞地服務城鄉建設事業發展。中山陵園管理處1993年對“永豐社”、“桂林石屋”等景點建筑進行復建, 1994年維修古建筑無梁殿,南京市城建檔案館都為其提供了當年的工程檔案,為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