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 | 八卦 | 太極 | 殼子棍 |
河北滄州人氏,中國武術名家,出身于武術世家,父親張英祥為【劈掛翻子門】掌門,享譽滄州一帶,人稱“鐵胳膊張”,其伯父張之江為當時【中央國術館】館長(即南京國術館),張劍平先生自幼受乃父教導,盡得家傳絕學。后隨父親遷居徐州,年齡稍長其父帶他拜【錢樹喬】先生門下修習形意拳和八卦掌(錢樹喬老師為張占魁親傳弟子),并準正式列入門墻為【皇】字輩第八代傳人,(這里是以四十字輩為準,有別于山西之華、邦、維、武、尚、社、會、統、強、寧十字輩),而所習八卦掌則被列入【山】字輩第四代傳人。 由于其父亦在南京國術館執教,與各派武術名家時有交往,當時其父與太極拳名師【陳發科】老師相交莫逆,為了切磋武技,過從甚密,陳老師見張氏年少聰敏,習武天份極高,見而喜愛,獲張父同意收張氏為徒,親自傳授【陳式太極拳】,張氏為不負陳師鐘愛而悉心鉆研學習,盡得陳師真傳。其后張先生為了取眾家之長,又對楊式、吳式、武式、孫氏等太極拳作深入探討研究,亦曾往寧夏銀川獲鄭汝平先生(24歲即任河南國術館館長)秘授【華山複式太極拳】,於太原又獲胡耀貞先生授之【一字太極拳】。張劍平先生經數十年習練,造詣高深,后來與沙國政、何福生一起創編了現代流傳甚廣的【太極拳對練】套路。 張劍平先生天性愛武,且家學淵源,有緣向各派名家學習,使張先生所學甚豐,有李景林先生(中央國術館副館長)授之【武當劍法132式】和【武當對劍法】,馬英圖先生授【通背劈掛拳】絕學,張氏還與楊松山先生(中央國術館教務長)換藝得【十路譚腿】,以及王子平、黃柏年、朱國福、趙斌、沙國政、何福生、王子和、溫敬銘等一大批中央國術館出來的老前輩與張劍平先生經常往來,切磋研習武技。 1955年張氏由其恩師錢樹喬先生引薦,拜謁王薌齋老師,獲王老親授【意拳盤根之法】。為了深入研究形意拳,張氏曾赴廣州與其凌云師兄(路凌云為尚云祥先生之高足)研究形意十二形大連環,隨后又赴武漢拜耿霞光老師(耿繼善先生之子)探討形意拳,繼而又北上太原、祁縣、太古等地與李三元師兄研究山西戴家、車家之形意拳,還到內蒙古豐鎮拜郭培云老師修習形意拳,又展轉到河南與張鶴年師兄研習形意拳,后再折返北京與張志遠師兄問津尹派八卦掌,遂經數十年練習,形意八卦技藝高深,日臻化境。 張劍平先生在全國第一屆民族運動會上獲得了形意六合刀術第一名和八卦劍術第二名的佳績。先生后來到了北京【四民武術研究社】,在北京與王俠林(萬籟聲之師姐)、韓其昌、陳照奎、雷慕尼、吳子珍、吳斌樓(戳腳翻子掌門)、宋志平(花拳掌門)等師兄經常往來,一起探討拳藝。后從四民武術研究社被邀請到什剎海體校任教,在中國組織少年武術隊訪日時教授李連杰【脆八翻子拳】以及李連杰與李志洲兩人的對練套路【形意拳安身炮】,他們在日本的表演賽上演練,當時轟動日本,受到了國內外武林界人士的一致好評。1978年在甘肅省成立內功拳研究會并任副會長,1981年張氏被邀請到少林寺并結合少林寺大隊組辦了登封第一家少林寺武術學校任總教練,1983年被河南省旅游局嵩管委聘為【嵩山少林寺武術學校校長】兼少林寺武術總教頭達十三年之久,且被國家體委評定為國家一級裁判,國家高級教練(副教授級),被河南省體委評為優秀輔導員等,在此期間張氏與少林寺素喜禪師和德禪法師交往密切,后被素喜禪師列入門墻定為【德】字輩大弟子,并賜法號【德憨】。為承師志,發揚中國武術,張劍平先生受邀到鶴壁市少林武校任總顧問,九十年代又南下到汕頭地區在【潮陽少林武?!繐慰偨叹殻胶D铣鋈稳齺喪泄矘I務培訓中心總教練,又在廣州防暴培訓中心任技擊顧問,后定居廣州,在廣州與其師兄路凌云相處,且接觸了眾多南派武師,有李佩玄(原精武會成員,原廣東武協主席)、傅永輝(傅振嵩之子,廣州內功拳研究會創始人),鄧錦濤(廣東洪拳王)、潘景華(孔門拳掌門)、張清居(解放軍體育學院格斗擒拿教研室主任,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曾慶煌(“南拳王“邱建國之師)等與張劍平先生經常在一起探討拳藝,互換技藝。同時張先生又受香港鷹鶴國術總會主席歐紹勇先生邀請多次到香港講拳授藝,后又到澳門任華昌武術隊總教練,代表澳門參加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澳門回歸以后2000年又受雪隆獅團聯合總會會長梁溧棠先生聘請到馬來西亞授藝,回國后于2005年在廣州成立尚武武術公司,在南方地區講拳授藝。2009年被廣州俏佳人公司聘請為武術總顧問至今。為了弘揚中華武術,張劍平先生正在陸續拍攝武術教學光盤,將其平生所學奉獻給大家,以啟后學。張先生經常教育弟子在做人上要以德服人,海納百川,在練拳時要一絲不茍,踏踏實實,狠下苦功,在與他人切磋拳技時要以敬為先,點到為止。張劍平先生德技雙馨,桃李滿天下,為武術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
來自: LKJHGFDDAZXCV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