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相愛一家人 人們常說:“婆媳是冤家,水火不相容”;“大姑子多,婆婆多;小姑子多,舌頭多。”結婚前也常常聽到身邊已婚人議論, 婆媳關系如何難處,弄不好就會家庭矛盾激烈。26年前,我心懷忐忑,小心翼翼地走進夫家大門,結婚后我們一直和公婆一起過。這些年來,我和公婆之間從沒紅過臉,與兩個大姑姐家和一個小姑子家也相處和睦,親情融融,之前的顧慮完全是多余的,我真切感受到我們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婆婆有四個子女,我愛人排行老三,有兩個姐姐一個妹妹,我結婚時,小姑子還沒有結婚,大姐二姐家的孩子由婆婆照看,剛開始我還真怕在這個大家庭處理不好關系,產生家庭矛盾,漸漸地我的顧慮消除了,因為這個家庭中每個成員心中始終秉承一條家訓:尊老愛幼,互敬互愛,寬容理解,與人為善。 婆婆幼時父親就去世了,公公幼時母親就去世了,他們小時候吃了很多苦,婆婆由于家庭貧困沒有錢上學,但是她特別愛學習,自學認了好多字,能看報紙,讀雜志,而且特別喜歡聽評書,了解許多歷史故事,可能正因為如此,婆婆性格開朗,樂觀善良,樂于助人,觀念新潮,愛好廣泛,喜歡養花、看書、旅游,更喜歡交朋友。特別是上敬老人,下愛子女,公婆給我們樹立了優秀的榜樣。他們從不攀靠別人,不嫌臟,不嫌累,盡心盡力贍養公公的父親至85歲去世,婆婆的母親也大多由公婆贍養,去世時86歲。公婆把四個子女撫養成人,成家立業,本應好好享受生活,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他們又帶大了外孫子、外孫女、孫子,他們把大半生的時間和精力都給了父輩子輩。他們常掛嘴邊的話就是“吃虧是福”。“人要懂得感恩,要有親情”。 在公婆的影響下,婆家姊妹四家人,從不分心,從不斤斤計較,遇事總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有事大家商量,不攀不靠,公公生病住院時都主動陪護照顧,誰有時間就多照顧兩天,沒人有怨言。去年婆婆得了腰脫,我和愛人六次帶著婆婆去鞍山湯崗子療養院附近的一個小醫院進行治療。公婆把愛給了我們,我們晚輩更要照顧好他們的晚年。幾乎每個周末,節日我都叫上姐妹全家來家團聚,大家搶著買東西,大家搶著干活,屋子里總是傳來陣陣的歡聲笑語。過春節時我們有時還會開個家庭演唱會,大姐夫拉二胡,不管會不會唱,不管跑不跑調,大家忘情歌唱,那場面熱烈火爆,拍照的,錄像的,演唱的,一家人盡享天倫之樂。 今年春節是人最全的一年,全家十七口人,一伙陪公婆打麻將的,一伙陪孩子們搶紅包的,大外甥建了個群,群名:相親相愛一家人。微信“搶紅包”是今年春節最熱鬧的了,開始每人輪著發,大家搶,后來誰搶的多誰發,特別是剛學會的人興致極高,忘了看春晚,忘了吃餃子,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肚皮直疼。我們玩的熱火朝天,大姐提議,讓公婆參與來玩,可是他們不會呀,大外甥提議,實際搶紅包吧,于是裝了17個紅包,按照年齡長幼依次搶紅包,每個紅包錢數不一樣,都搶到后拍照留念,這張全家福,記錄了最幸福最快樂,最祥和最難忘的瞬間,成為每個人美好的回憶。子女和睦相處恐怕是每個父母熱切盼望的吧。父母省心才能安享晚年,讓父母省心也是我們子女最大的孝心吧。現在公婆都八十多歲了,但是身體硬朗,精神矍鑠,真心希望公婆健康長壽。 我深切理解到,家是講愛的地方,真心換真心,有愛才有家,有家才幸福,美滿幸福的家庭才是女人最美好的歸宿,是最安全的港灣。也許我是幸運的,公婆待我如親生,兩個大姑姐和小姑子對我如手足。好多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鄰居都羨慕的說:你們家多好啊,和睦大家庭。是啊,家和萬事興。在這個家里,公婆明事理,夫妻能尊重,兄弟姐妹們懂謙讓,孩子們更是聽話,有禮。“尊老愛幼,互敬互愛,理解寬容,與人為善。”這種家庭美德,我們會代代相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