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源自 |文庫 在北京地區,隨著社會活動及經濟活動運行速度的加快,社會分工的細化,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大量涌現,傳統孵化器中代辦工商執照等一般性服務功能逐步被取代,或由于行業規范資質而無法開展;為促進就業及特定人群而設立的婦女孵化器、勞動就業型孵化器近幾年也大量涌現;在這樣的局面下,尤其在技術創新相對集中的北京地區,為高端人群服務,以促進技術創新,促進科技企業成長為目標的科技型孵化器就必須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及手段,成為眾多孵化器中的高端代表,要達到這樣的目標,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專業化是必然的選擇。 一、專業孵化器及其構成要素 1、專業孵化器的定義: 專業孵化器,即形成了專業化發展方向的孵化器,一般是綜合性企業孵化器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 為便于某一主導領域的專業技術商品化和相關在孵企業的集群化,在孵化對象、孵化條件、服務內容等方面實現專業化。依據孵化對象、服務內容和技術領域的不同,可以有三個維度:專業技術孵化器、專門孵化器和專業服務孵化器三種。 專業技術孵化器,即一般意義上,對專業孵化器的狹義理解,以專業技術領域為劃分孵化對象界限標準的孵化器,在功能上除為孵化企業提供一般性孵化服務外,還提供公共技術平臺、通用的專業技術設備和專業化的孵化服務,如軟件孵化器、生物醫藥孵化器等;專門孵化器,主要指特定歷史階段針對特定創業群體而提供孵化服務的孵化器,如婦女孵化器、留學人員創業園;專業服務孵化器,主要是從孵化器提供的,超越傳統孵化器一般功能的專業服務內容而言,如投融資、技術轉移等。 本研究主要指的是專業技術孵化器,對專業服務孵化器也有所涉及。 2、專業孵化器的構成要素: 專業孵化器的核心構成要素是專業化的孵化平臺、專業化的服務體系。 專業化的孵化平臺。大多專業孵化器不僅有一般孵化器的所有服務設施,還有功能強大的專業技術平臺,能夠為本領域的項目孵化提供研發、測試、中試等專業化的實驗平臺。 專業化的服務體系。包括專業技術人才、專家技術咨詢、市場信息服務體系等。企業孵化器是服務型企業,服務是孵化器最核心的功能。專業孵化器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資源與企業資源的對接、整合,有效地提高中介服務機構的專業化水平,最終形成一個以孵化器為核心的分工精密、細化的服務體系 二、北京地區專業孵化器發展情況 截止2007年底,北京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為76家,其中專業孵化器數量達到46家,占全市孵化器總數的60.5%,基本涵蓋了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及高效節能、環境保護、航空航天、新農業等主要技術領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46家專業孵化器在孵企業總數2493家,總建筑面積達到88萬平米,占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總建筑面積的65.2%,孵化器員工總數達到788人,總收入超過4億元,納稅總額近5000萬元。 1、專業孵化器主要類型 1)按技術領域劃分 北京市46家專業孵化器主要涵蓋了電子與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及高效節能、環境保護、航空航天、新農業等技術領域,重點集中在電子與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及光機電一體化四個技術領域,并以生物醫藥、新材料兩個技術領域發展成熟度較高,具備形成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潛力。 序號 技術領域 數量 孵化器名稱 1 電子信息 13 金豐和、賽歐、北航天匯、昌可晨宇、普天德勝、集成電路園、中關村國際、華海基業(文化創意)、八六三信安基地、中關村軟件園、泰斯特、中自、京海 2 生物醫藥 10 北醫聯合、海銀科、均大高科、生命園生物醫藥孵化器、海淀、藥谷一號、匯龍森、漢朝大成、中關村興業、華商臵業 3 新材料 7 奧宇、諾飛、建科興達、新材料、超導園、科大方興、科方創業 4 關機電一體化 10 北內、京儀、北方車輛、博奧聯創、理工創新、交大孵化器、方和正圓、奧科興源、康華偉業、利瑪 5 新能源、高效節能 1 信創宇軒 6 環境保護 1 綠創環保 7 航空航天 1 神州空間 8 新農業 1 中農大孵化器 (海淀創業服務中心依托生物醫藥條件平臺聚集大批生物醫藥企業入住孵化器,并為在孵企業提供全過程的專業化服務,因其未單獨成立實體,故將海淀創業中心按專業孵化器統計) 2)按創辦主體和投資主體劃分 專業孵化器的建立呈現出創辦主體多元化、優勢資源組合化的特點。多種資源優勢相結合,一方或兩方為主體,產權明晰,實行企業化運作。因此按照創辦主體和投資主體劃分,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政府主辦型 政府主辦型孵化器為成立最早的一批孵化器,多位老牌傳統孵化器,并以事業單位形式存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及相關政策的引導,此類孵化器逐步完成由傳統綜合型孵化器向多專業復合型孵化器的轉變,具有相當強示范和帶動效應。北京市以北京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海淀創業服務中心為典型代表。 第二、大學、科研院所主辦型(學研型) 此類型孵化器可充分依托大學、科研院所的技術、科技條件優勢,為在孵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有利于初創型科技企業發展過程中技術的攻關,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此外,學研型專業孵化器的創辦,有利于大學、科研院所各項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加速了科技成果轉化的進程。北京市此類型的專業孵化器有:北航天匯、科大方興、神州空間、科方創業、利瑪、中農大、啟迪創業、交大、理工創新、泰思特、中自、北方車輛、京儀。 第三、企業主辦型(產業型) 企業主辦型孵化器分為國企和民營企業、投資機構創辦兩種。這種類型專業孵化器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動各方資源,與大學、科研院所及其他社會中介機構建立廣泛的聯系,通過機制的不斷創新,整合各方資源,為在孵企業提供市場化服務。北京市此類型的專業孵化器有:均大高科、奧宇、博奧聯創、華海基業、超導園、漢朝大成、建科興達、信創宇軒、匯龍森、藥谷一號、方和正圓、京海、中關村軟件園、北內、中關村生命、華商臵業、中關村國際、康華偉業、新材料、集成電路、普天德勝、昌科晨宇、金豐和、北醫聯合 第四、混合型 混合型孵化器主要由大學、科研院所、企業及投資機構(包括外資、合資企業及海外投資機構)多種投資主體共同投資建立,整合多方資源,充分以市場為導向,從在孵企業需求出發,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化服務。北京市此類型的專業孵化器有:賽歐、奧科興源、中關村興業、高創天成、八六三、海銀科、信創宇軒。 2、專業服務能力迅速提升 科技資源組織能力方面:目前,大部分孵化機構已在新材料、生物醫藥、空間信息、先進制造、中醫藥現代化等領域初步建立了科技條件平臺,不少孵化器還成為首都科技條件 臺的試點單位,實現了科技條件向孵化器、大學科技園有效流動和集聚,為科技企業自主創新、發展成長提供了專業支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7年底,全市46家專業孵化器整合科技條件資源15834臺套,總價值超過1.67億元。 技術轉移能力方面:依托大學或科研機構強大背景資源的孵化機構,在建設科技條件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基礎上,增強了對技術成果的分析判斷能力,推動了大學科研院所與科技企業之間的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據不完全統計,2005至2007三年時間內,北京市46家專業孵化器成功轉移463個項目,技術交易總額超過198億元。 專業投融資能力方面:孵化器積極對優秀的、具有市場潛力的在孵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融資服務,為在孵企業的自主創新提供了資金保證。據統計,2005年至2007年三年時間北京市46家專業孵化器完成投融資額度超過17億元(包含直接投資、吸引投資及擔保貸款)。 專業咨詢能力方面:專業孵化器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積極與相關機構開展合作,解決科技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關鍵問題和困難,為企業科技攻關及項目可行性評估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2005至2007三年時間內,北京市46家專業孵化器為5663家在孵企業提供了市場開拓、市場信息、市場策劃、市場管理等方面的咨詢服務,推動了在孵企業的快速成長。 3、專業孵化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仍需進一步加強探索。目前,北京市大部分的專業孵化器未能突破單一“個體化”的發展模式,孵化器之間圍繞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所開展的合作還較為缺乏,孵化器與在孵企業之間、孵化器內部不同企業之間的聯系也不夠密切。 第二、孵化器的收入結構并未從根本上改變,盈利模式有待升華。逐步市場化是孵化器發展的基本方向,專業孵化器的盈利模式也應向資本運作與市場開拓轉化的過程。隨著政府放棄主導位臵,孵化器市場化運作的進展,逐步顯現出因對運營效益重視不夠、收益結構依賴于物業而收益過低所帶來的問題。 第三、專業技術人才匱乏,人才機制有待完善。專業孵化器的快速發展,急需大批高素質、有經驗、有專業能力的人才參與孵化器的建設和管理,同時,對孵化器管理人才的培養標準和考核標準也需要不斷創新。 第四、對在孵企業的認識不足。了解在孵企業成長規律與成長階段的關鍵需求,有針對性地滿足企業需求是關系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是專業孵化器功能優化的基本內容。 三、專業孵化器的運營模式 專業孵化器的運營模式定義為:專業孵化器在依據自身專業特色資源、整合外部專業資源為在孵企業提供高效益、高質量的服務方面以及自身發展方面所形成的穩定的、推動孵化器正常運轉的體系結構,這一結構由于其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斷得到發展。專業孵化器的運營模式可以分解為服務模式和營利模式兩個方面:服務模式是指專業孵化器為在孵企業提供特色服務的方式方法,營利模式是指孵化器自身獲取收益的方式方法,這兩個方面統一于孵化器的運營模式中。 應該說,北京地區的專業孵化器,絕大多數基本擺脫了依靠物業收入維持生存的局面,開始積極探索適合自身展的專業化運營模式,通過對典型孵化器的調研分析,本文將北京地區的專業孵化器運營模式大致分為幾下四大類運營模式。 模式一:技術轉移型 以技術轉移為特色,輔之以投融資功能,發揮服務聯盟的優勢,加強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可簡化為:技術轉移+投融資+服務聯盟。這類專業孵化器主要都是依托大學、科研院所建立的專業孵化器,將自身系統的科技成果進行成果轉化。如科大方興、科方創業、中自、北理工、北方車輛等。 科大方興孵化器的主要工作是促進北京科技大學科技項目的產業化,孵化器利用自身資金和科技園的孵化基金,依托學校資源和自身對技術市場的判斷能力,選擇企業或項目進行投資,幫助優秀科技成果跨越資金鏈條的“死亡谷”、推動學校研發資源的的技術轉移工作,進而實現可觀的經濟效益,這種運作模式,在科技資源豐富的孵化器中,具有代表性。 模式二:技術服務型 這種模式是孵化器結合在孵企業的技術需求,建立專業技術平臺,對企業開展測試、化驗、技術培訓等多種技術服務。在這類孵化器中,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發揮了非常突出的作用。這類運營模式在北京市的專業孵化器中普遍存在,只是各自的服務重點有所不同。 如華海基業孵化器是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創建的孵化器,它把創業培訓與專業技術平臺和投資(即采用信用投資的方式)進行了很有創意的結合,充分體現了民營孵化器的靈活機制。它在成立之初就瞄準石景山的數碼娛樂產業,選擇了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同時廣泛聚集各種數字產業化資源,這就奠定了華海基業孵化器迅速發展的基礎。 博奧聯創孵化器建立了專業的科技條件平臺,包括光電測試中心、中試潔凈室和機電中試車間,其中由北京市科委支持建立的潔凈室,同時供賽普瑞特等多家在孵企業共享使用,為企業節省了大筆資金;還可為創業企業提供產權策劃及知識產權保護服務。 匯龍森善于整合資源,市場化程度較高,同時它為企業開展技術外包服務工作,體現出很大的靈活性,這與匯龍森的民營機制有重要關系,也與匯龍森管理高層有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團隊整體運作水平高有關。匯龍森還開辟了新的孵化領域,與北京信威、六合萬通、WAPI聯盟等合作建立了無線數字信息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為通信企業提供增值服務。 模式三:產業鏈型 這種類型的孵化器一般依托大公司的背景資源,對一個技術領域內上下游資源進行整合,進而形成對研發、中試、生產、銷售等整個產業鏈的孵化,這種孵化模式基本鎖定了在孵企業的市場風險,有利于在孵企業快速形成產業化通道,用公式表示即:專業技術平臺+生產基地+市場網絡。 如均大高科是九州通集團建立的孵化器,依托大企業的優勢,它形成了集醫藥研發、生產、市場營銷及產業發展為一體的產業鏈,上中下游“通吃”。這種“貿工技一體化”的發展戰略為均大高科孵化器在對企業服務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切入點。這種孵化器模式是大型企業建立孵化器的比較典型的模式。 模式四:投融資型 這種模式是以投融資為主要服務內容,又輔以一定的專業技術平臺,主要在若干技術領域內投資,因此還是表現出很大程度的專業性,可以簡化為:投融資+專業技術平臺。 投融資型孵化器的成功有兩個先決條件。其一是孵化器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較強的融資能力,另外則是有充足的可供投資的技術項目或創業企業源。在此情況下,孵化器可以通過經驗豐富的投融資管理團隊,利用資本運作手段開展投融資服務。但此類運作模式為保證投資的安全合理,不會將資金都投向小企業。其特征會促使其很快超越孵化職能。這類孵化器以啟迪和博奧聯創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種運營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的孵化器可能同時具備著兩種以上的運營模式,尤其是綜合孵化器在向專業化轉型過程中,由于其實力較強,進行了多方探索,形成了復合型專業孵化器,即跨幾個技術領域,又采取了靈活的運營方式。如北京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海淀創業中心等。 四、復合型孵化器的專業化運營 復合型孵化器是指在一個孵化體系內,既有綜合孵化器,又有專業孵化器的一種類型,這種專業孵化器可能是獨立法人地位,也可能是非獨立法人地位,或者是聯盟形式等等,這樣,復合型孵化器既具備綜合服務能力,又能顯著地發揮專業服務能力,這是北京地區綜合孵化器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很有可能代表著綜合孵化器發展的一種趨勢。北京創業中心、豐臺創業中心、海淀創業中心、北航天匯、匯龍森、啟迪等孵化器都是這種類型。 如北京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孵化器的專業化建設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突出專業特征,集成優勢資源,打造了四大專業孵化平臺:國際商務孵化平臺、空間信息產業孵化平臺、先進制造業孵化平臺、科技文化產業孵化平臺。這四大專業孵化平臺的建設,為全面落實科委的工作方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北京地區今后孵化器的專業化發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五、作為專業孵化器特殊形式的企業技術聯盟 企業技術聯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行業龍頭企業、高成長型企業、創業型企業、上下游關聯企業或其他組織機構如大學、科研機構和中介機構等,為了適應技術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需要而產生的優勢互補或加強性組織,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借助外部技術資源共同增加企業核心知識和創新技術,以具有約束力的契約關系為依托,以共性技術和技術標準等為紐帶,通過合作研發、資源共享、共同開拓市場等方式進行相互協作的利益共同體和合作組織。它也是企業戰略聯盟的核心目標之一,其更強調技術開發資源的互補或加強,并特別強調聯盟成員在未來合作發展中的戰略意義和地位,因此企業技術聯盟是以多種技術資源為基礎的資源整合性組織。企業技術聯盟是一種新的技術開發系統,一種特殊的生產和技術貿易形式,一種企業聯合打造競爭力的新興組織形式。企業技術聯盟不同于“產學研聯合”或“官產學”聯合,是知識經濟時代重要的技術創新組織形式。 北京地區企業技術聯盟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興起的,并因信息技術的更新而快速發展。從九十年代開始萌芽,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北京地區企業技術聯盟呈現出穩定發展和增長態勢。到2006年底,北京地區企業技術聯盟總數達46家,其中軟件行業的聯盟最多,其次為信息產業、環保產業、通訊產業。 2006年12月,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京市知識產權局于聯合發布了《促進中關村科技園區產業技術聯盟發展的實施辦法》,作為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性城市的意見》的配套文件。《實施辦法》的出臺,極大地推動了北京市產業技術聯盟的發展。 總的來說,企業技術聯盟涵蓋了研發、生產、市場等整合產業化環節,在服務功能北京地區的專業孵化器人才缺乏,政府可以鼓勵孵化器與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養基地,一方面為專業孵化器的發展涵養人才,一方面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培養創業型人才的成長。 第六、建立創業引導資金,啟動創業投資機制。 目前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融資難的問題,而創業投資是解決科技企業創業資金問題的有效方式。因此,通過政府可以建立創業引導資金,通過孵化器為科技企業信貸提供條件平臺;在用好現有科技企業創新專項資金的基礎上,爭取政府增加投入,與國家創新基金、創業引導資金配合,推動科技企業發展;同時吸納社會上、海內外各類風險投資的介入。 第七、把專業孵化器的建設與培育產業集群和創新集群結合起來。 專業孵化器由于在孵企業的同類性,有形成產業集群的先天優勢。但目前的情況是,在孵企業大多處于“集聚”狀態,而不是“集群”狀態,沒有形成產業上的聯系,只是各自為戰,這就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產業化能力和競爭力。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引導促進孵化器對地區產業集群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八、鼓勵有條件的孵化器發展復合型孵化器,進而建立企業孵化集團。 從北京的情況來看,復合型孵化器可能是今后發展的一個趨勢。這類孵化器的優點是可以滿足多種企業的需求,有利于快速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生存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政府應該對這類孵化器加以扶持和引導,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鼓勵這些孵化器組成孵化集團,充分發揮集團作戰的優勢。 第九、支持和鼓勵農業類科研院所和企業在農村建立農業技術專業孵化器,為新農村建設作貢獻。 專業孵化器在新農村建設中也是大有可為的。北京有許多的農業大學和科研院所、農業公司,尤其是農村科技信息港這一平臺的建設,為建立農業技術孵化器,推廣農業技術、提高農民素質、改善農村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完全有可能通過專業孵化器的形式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全面服務于新農村的建設。 ◆ ◆ ◆ 如果您覺得項目夠優秀 如果您覺得創始人優秀 如果您覺得小編寫的不錯 您可以拉到最底部為他們點贊/留言 您一份心意和祝福是將成為他們努力的動力 ~謝謝大家關注我們~ ◆ ◆ ◆ 更多干貨/優秀項目在創業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