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人生如茶,總有一杯茶,在人生的下一站等你。你要做的是順其自然地品味。還沒有到的,用不了急躁。已經喝到,用不著驕傲。你永遠不能確定,下一杯茶什么味道。 網絡上傳聞林語堂發現了“茶中八味”,實為談心,很多人其實感受不到茶味。茶何止于八味,心未必八種,只要用心喝茶了,心與茶就相互感應。我們在林語堂之外,找到了心與茶彼此形成的對應: 第一味,滌蕩塵障,一信一念,品的是純凈味,感悟信心。 第二味,真摯虔誠,以心暖心,品的是真香味,需要誠心。 第三味,感恩天地,親物及人,品的是苦澀味,收獲愛心。 第四味,心與茶在,人與道同,品的是醇和味,培養專心。 第五味,凡事包容,諸事釋懷,品的是回甘味,因為寬心。 第六味,空杯以對,沖淡為懷,品的是平淡味,修煉虛心。 第七味,明澈寧靜,參透世象,品的是清新味,日日清心。 第八味,合乎節律,不躁不急,品的是余韻味,成就耐心。
人生八味,濃茶一杯。缺少了哪一味,人生都是欠缺。不同味道之間也不能彼此取代。濃茶要一味一味地品,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道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日子要一天一天地過。 濃茶一杯,人生八味。不想掏出勇氣面對苦澀,只想回甘生津,這茶味就不飽滿了。人生亦是如此,圓滿的人生由不同的味道滋潤而成?!坝癫蛔敛怀善鳌?。歷千刀萬磨的,成了玉雕藝術;沒有設計與打磨的,則只能成為腳下的一塊頭。不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取不了真經;不經歷太上老君的火爐,猴子也成不了齊天大圣。 因此,喝過幾杯茶的,總少不了“人生如茶”感嘆:人生滋味,是那泡一杯濃濃的老茶。他們把人生劃分成不同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對應著茶的感覺: 少年,初識愁滋味,成長的歲月浸透了淡淡的苦澀;青年,如火如荼,亮麗的青春總有那么幾抹灰色;中年,閱歷人生的坎坷,趨向成熟的歲月,雙肩扛起沉重的包裹;老年,飽嘗歲月的風霜雨雪,懷念已逝的青春韶華總難免酸澀。接著發現,或許惟有天真無邪的童年才如同一掬可人的清泉。從至清至純的童年出發,最后又回歸向放下一切看破世事的暮年,人完成了一道茶的品味。 這個“人生如茶”,總感覺少了點茶的醇、厚、柔、和,似有“時光飛逝”的無奈。真正的“人生如茶”,應該更積極,更從容。因為茶是美好的,人生應該也是美好的。要不然,我們既然追慕清泉般的童年,又何必掬起清泉,泡出茶的千般味道呢?
人生如茶,因為每一個階段都有茶的味道。這是表層原因。 人生如茶,更因為每天都有沖泡的沖動。這才是真實含義: 茶,是用來沖泡的;生命,是用來體驗的。人生如茶,你要不停地沖泡下去。不沖不泡的人生,只是干茶,是枯葉,縱使偶爾有一絲香味,也沒有完成她的價值。呆滯的肉身,不是生命。童年再清純,也不是人生的全部。不斷地在凡塵中與奔走、呼吸、吐納,才成就有滋有味的人生。迷失、戀愛、婚姻、事業……換個角度看,就是水與茶的交融,是個人與世界的對話。 在這個交融和對話的過程中,人生得以展開。你看見了世界的美,世界也欣賞到你的味。在彼此的欣賞中,我們才有資格贊嘆而非感嘆: 人生如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