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治療 膽囊炎 取穴與方法(附穴位圖) 2011-01-07 12:43閱讀:20,205 膽囊炎是常見病之一。膽石癥是指膽囊、膽道內因存在結石所發生的癥狀,膽囊炎則是指膽囊因細菌感染、膽石梗阻等因素引起的病變。膽囊炎與膽石癥的發生,有多種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引起體內代謝、細菌感染及膽汁滯留,使膽囊壁充血腫脹、黏膜潰爛和膽囊積膿的變化。中醫認為是肝膽失于疏泄所致。 【辯證】 急性期:急性膽囊炎,表現為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劇烈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腹脹和食欲下降、黃疸。急性化膿性膽囊炎,表現為腹痛、寒戰、發熱和黃疸。慢性期:多為右上腹部或上腹部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進食油膩食物或勞累后癥狀加重。急慢性都以實證多見,以肋痛為主癥。慢性者伴有輕微消化道不適、或口干咽干。急性伴有便結、尿黃等 【艾灸治療原則】疏肝利膽 【艾灸主穴】 1、陽陵泉 【標準定位】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足少陽膽經的合穴,膽的下合穴,八會穴之筋會。 【主治疾病】膽囊炎、結石癥 X2、期門 【標準定位】足厥陰肝經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肝的募穴。 【主治疾病】肝病、胸部疼痛、蕁麻疹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3、日月 【標準定位】足少陽膽經穴。在上腹部,當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膽的募穴。 【主治疾病】 脅肋疼痛,脹滿,嘔吐,吞酸, 呃逆, 黃疸 加載中... 內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 加載全文 4、膽俞 【標準定位】足太陽膀胱經穴。在背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膽的背俞穴。 【主治疾病】外散膽腑之熱  5、太沖 【標準定位】在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足厥陰肝經的輸穴,原穴。 【主治疾病】頭痛,眩暈,疝氣,月經不調,癃閉,遺尿,小兒驚風,癲狂,癇證,脅痛,腹脹,黃疸,嘔逆,咽痛嗌干,目赤腫痛,膝股內側痛,足跗腫,下肢痿痹。  6、足臨泣 【標準定位】在足背外側,當第4、5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足少陽膽經的輸穴。 【主治疾病】頭痛,目外眥痛,目眩,乳癰,瘰疬,脅肋痛,瘧疾,中風偏癱,痹痛不仁,足跗腫痛。膽經頭痛、腰痛、肌肉痙攣、眼疾、膽囊炎、中風、神經官能癥等。 【艾灸配穴】發熱加大椎、合谷;絞痛加丘墟、足三里;胸滿或嘔吐加膈腧、內關、豐隆。 【灸器推薦】腹背部推薦雙孔灸盒,四肢推薦隨身灸或單孔灸盒。  【注意事項】灸法治療本病效果較好,有規律進食時預防結石的最好方法;適度營養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適當的體育鍛煉,可減少本病的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