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武術和學習舞蹈一樣,都要從基本功學起,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掌握了太極拳的基本技巧,對太極拳的要求有了基本的理解,在之后的習練中,就可以避免一些錯誤,做到事半功倍。
太極拳講究發力“運之于掌,通之于指”,太極八法中的掤(péng)、捋、擠、按、采、列都是直接以手完成。在24式太極拳中有掌、拳、勾三種主要手型。在太極拳的練習中掌握正確的手型非常重要。正確的手型有助于手臂的骨骼、肌肉處于松沉自然狀態,能夠因形而變, 節節貫穿,助發寸勁,提高技擊功夫。人體有12 條經絡匯聚于手,6條經絡起止于手,手部的末梢神經對體內的氣血貫注感應敏銳,如練拳時兩手感到脹熱,說明外形引導內氣、經氣得以運行,可以暢通經絡、調和氣血。 拳 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的第二指節上,拳面要齊平,不可以僵硬,拳中縫隙能容下一根食指。常用的拳有平拳和立拳兩種。
五指自然伸直,微微分開,手指向掌心微屈,指肚微向手背撐張,虎口撐圓,掌 心向內凹,微微含空,形如荷葉。整個掌型如雙手扣于頭頂狀。 五指指尖自然捏攏,屈腕,五指不可用力,掌心含空。
24 式太極拳的手法是指在打拳過程中,練習者手臂的運動和攻防招法。需要注意的是:各種手法變換都要走弧形路線,同時前臂做相應旋轉,不可直來直去,生硬轉折。要注意手法與身型、步法的協調配合,做到周身完整一氣。肩、肘要松沉,手指要舒展,腕部要松活,既不可緊張僵直,又不可綿軟無力。 掤 前臂由下向前上掤架,橫于體前,高度不過肩,肘關節要稍低于手,腕關節不要僵硬挺直、軟縮無力。手臂保持自然弧形,此法著力點在前臂外側。
兩手斜向相對,隨著腰部轉動兩手由前向側后方同時劃弧,形似捋帶。兩手應走弧形曲線,不要直抽強拉。 由后手推送前手的前臂內側,兩臂從屈至伸向前擠壓。此法力點在前手前臂,擠出后兩臂應撐圓,高度皆不過肩。
兩臂屈置于胸前,兩手向后向下收引再向前上方用力推按。推按應走弧形,不要直收直推,此法著力點在兩掌,推出時手臂高不過肩,掌心向前,沉腕舒指,指尖向上。
自腰部以立拳或平拳向前打出,手臂高不過肩,低不過胸,力度直達拳面。沖拳可分為沖立拳和沖平拳。 沖立拳:立拳拳眼向上,拳心側向,自腰部向前打出。
手掌從肩上或從胸前向前方推出,手臂由屈至伸,掌心向前,指尖朝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