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 任何時候都不要往槍口上撞
每個人都有情緒糟糕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做任何事,都不得要領,容易與人發生摩擦。與人交往,要注意對方的情緒狀態,千萬別往槍口上撞。 曹操派人建造了一座花園,完工后親自去察看。工匠等待曹操的意見,但是他只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就離開了。 大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就問楊修。楊修解釋說,“門”里面添一個“活”字就成了“闊”字,這分明是嫌門太大了。于是,工匠們馬上進行改造,果然贏得了曹操的贊許。 后來,曹操帶領兵馬和劉備在漢中交戰,一時間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這天晚上,曹操正在喝雞湯,看到碗里雞肋,發出一陣感嘆。這時夏侯進來請示夜間的軍號,曹操就隨口說:“雞肋。” 夏侯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請教楊修。楊修連忙解釋說:“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現在我們進不能勝,退又會遭到他人恥笑,所以不如早點回去,魏王是想班師回朝啊。”夏侯聽了,滿意地點頭,一時間大家都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曹操看到這種情形十分吃驚,當他聽說這是楊修的主意時勃然大怒,于是下令把楊修斬首。 在上面的故事中,才華橫溢的楊修處處招搖,早就引起了曹操的猜忌。如果說,楊修猜中了“闊”字的含義,還能讓曹操忍受;那么,參透“雞肋”的玄機,并散布退兵的言論,就犯大忌了。因為,這是軍事斗爭,關系到曹軍的生死存亡。曹操固然有退兵的打算,然而畢竟只是內心的猶豫;楊修竟然自作聰明,告訴夏侯收拾行囊,這實在是擾亂軍心,一下子撞到了曹操的槍口上,所以楊修被殺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這提醒我們,在處理各種關系的時候,要拿捏好分寸,對各種情勢有準確的判斷,千萬別哪壺不開提哪壺,一旦犯了忌諱,就要吃大虧了。 比如,向上司提建議就有很大的學問。一定要選擇時機,千萬不可在他心情很壞的時候去做。道理很簡單,上司每天忙于工作,苦不堪言,有時還有許多生活中的煩惱纏繞著他。 心情好的時候,有些建議盡管不太中聽,他還是能接受的;假如他工作沒做好或者家中有什么不快的事,正憋著一肚子火無處發泄,你這時提建議,特別是刺耳的良言,那就正好撞在槍口上了。或許你的建議他以后采納了,但他不會記著你的功,反而會因為你當時戳著了他的痛處而嫉恨你,甚至找機會報復你。 與人往來,你要懂得大家的心理契約,掌握身邊人的心理狀態,唯有把握好火候,不沖撞他人,才容易被認可、被支持,才能成大事。 往槍口上撞的錯誤在于逆勢而行。逆著趨勢去做,干什么都不會有好結果。從心理層面來看,你要清楚關鍵人物對彼此關系的判斷,以及他的心理期望是什么。當他極力反對某件事,特別不認同某種關系的時候,你還提出相反的行動計劃,必然遭遇當頭棒喝。
來源:張俊杰《關系網》 感悟: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道,問題是誰不開眼來撞槍口。與人交往,要注意對方的情緒狀態,千萬別往槍口上撞。與人往來,要懂得大家的心理契約,掌握身邊人的心理狀態,唯有把握好火候,不沖撞他人,才容易被認可、被支持,才能成大事。文/單眼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