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幣在整個根據地貨幣中只占少數,僅8種。發行時期在第二次革命戰爭(即土地革命)時期。 1930-1931年9月,紅一方面軍取得粉碎了國民黨的第一、二、三次“圍剿”后,在瑞金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根據大會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經濟政策》的規定,于1932年3月,正式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發行貨幣。二角銀幣是蘇維埃中央造幣廠側選的,有1932年、1933年兩種紀年。1934年10月紅軍主力撤離中央報據地后,停止制造發行。 鄂北報據地位于鄂、豫、州、陜邊界的武當山區。1931年3月,紅軍主力解放房縣縣城,成立了房縣蘇維埃政府,并于1931年7月,在房縣縣城的西街開設鄂北農民銀行,同年制造發行了中國蘇維埃共和國銀幣,這種銀幣是由房縣蘇維埃政府組織12個銀匠手工別造的。正面上緣鈐“中國蘇維埃共和國國幣”10字,中央鈐列寧像;背面外圍鈐盤枝花飾,中間鈐鐮刀、斧頭圖案及面值“一元”。該幣流通于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報據地。1932年3月紅軍撤離根據地后,該幣即停止制造,存世極少。 1932年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成立后,原鄂像皖特區的蘇維埃特區銀行改為鄂豫皖省蘇維埃銀行,又稱鄂豫皖省蘇維埃工農銀行。1931年在安徽省金家寨附近的麻埠設立造幣廠,制造蘇維埃銀幣。1932年10月紅軍撤離報據地,該幣停止發行。 1930年7月28日紅軍攻占長沙市,于31日成立湖南蘇維埃政府,8月5日紅軍實行戰略轉移,湖南省蘇維埃政府為便利融通金融,于1930年開始發行蘇維埃銀幣?,F發現該銀幣只有1931年1種,重27.17克,成色92%。正面上鈐“湖南省蘇維埃政府”,下鈐“一九三一年制”,中間鈐鐮刀、斧頭、五角星圖案;背面“一元”。 1931年11月成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時,湖南省蘇維埃政府銀行即停止發行銀幣。 1928年7月“平江起義”后,成立平江縣工農革命政府,1930年成立平江縣蘇維埃政府,同年11月為搞活金融、發展經濟,建立平江縣工農銀行,制造發行平江縣蘇維埃政府銀幣,流通于平江地區。該幣發行量為1000枚。正面上鈐“平江縣蘇維埃政府”,下鈐“一九三一年側”,中央鈐鐮刀、斧頭圖案。1931年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成立后,該幣停止發行。 1933年2月川陜省蘇維埃政府成立,為統一幣制、搞活金融,報據《川陜省蘇維埃組織法》的規定,于1933年12月在通縣城正式成立川陜蘇維埃政府工農銀行,并在四川省通城城郊正式建立川陜省造幣廠,制造蘇維埃銀幣。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撤離根據地后,蘇維埃銀幣即停止發行。 陜北蘇維埃政府財政部于1935年發行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年制銀幣。銀幣正面周圍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年制”,中央鈐麥禾紋及面值一元:背面鈐“全世界無產階級及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字樣,中央鈐鐮刀、斧頭圖案。1935年11月后,因統一使用蘇維埃紙幣,該幣停止發行井全部收回。 1.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貳角銀幣(Silver coin of the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第二次國內革命故爭時期中央革命報據地銀幣。1932-1933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發行。山江西瑞金洋溪中央造幣廠制造。流通于中央革命根據地。面值二角。正面中央鈐面值,上下分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和“公歷一九三二年(或公歷一九三三年)”,左右分鈐五角星;背面鈐地球、鐮刀、斧頭、五角星、嘉禾圖案及“每五枚當一元”。有光邊、齒邊兩種。 2.一九三一年中國蘇維埃共和國國幣(Silver coin minted by the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in 1931)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鄂西北革命根據地銀幣。1931年鄂北農民銀行發行,鑄于湖北省房縣。正面中央鈐列寧正面頭像,外圍上鈐“中國蘇維埃共和閏國幣”;背面中央鈐面值“一元”及鐮刀、斧頭圖案,外圍鈐五角花和環繞裝飾花紋。 3.平江縣蘇維埃政府一九三一年制銀幣(Silver coin minted by the Pingjiang Soviet Government in 1931)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川陜革命根據地銀幣。1928年7月,湖南平江爆發起義,成立平江縣工農革命政府,后更名為平江縣蘇維埃政府。該幣于1931年發行。面值一元。正面中央鈐五角星、鐮刀、斧頭圖案,外圍鈐“平江縣蘇維埃政府”、“一九三一年制”;背面中央鈐“一元”面值和嘉禾圖案。 4.湘南省蘇維埃政府一九三一年制銀幣(Silver coin minted by the Hunan Soviet Government in 1931)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贛革命根據地銀幣。1931年由湖南省蘇維埃政府鑄造發行。流通于湘鄂贛革命根據地。面值一元。正面中間鈐五角星、鐮刀、斧頭圖案,外圍上下分鈐“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及“一九三一年制”;背面中央鈐“一元”幣值,外圍鈐嘉禾圖案。 5.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工農銀行一九三二年造銀幣(Silver coin minted by the worker&peasant bank of the Hunan-Henan-Anhui Province Soviet Government)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銀幣。1932年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工農銀行發行。由設在安徽省金家寨的工農銀行造幣廠制造。流通于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面值一元。正面中央鈐“一元”面值,外圍鈐“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及“工農銀行一九三二年造”。背面中央鈐地球、鐮刀、斧頭圖案,外圍鈐“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啊”字樣。 6.一九三二年一元銀幣(Silver coin minted in 1932) 1932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制造。連通于中央革命根據地。面值一元。正面中間鈐面值“一元”,外圍上鈐“一九三二年”,下鈐俄文,內容待考;背面中央鈐地球、鐮刀、斧頭圖案,外圍鈐“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呵”字樣。 7.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陜省造幣廠造銀幣(Silver coin minted by Sichuan-Shanxi province mint of the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1933年12月川陜省蘇維埃政府工農銀行發行。由設在四川省通江城郊的川陜造幣廠制造。流通于川陜革命根據地。面值一元。正面中央鈐“一元”面值,外圍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陜省造幣廠造”,左右分鈐五角星;背面中央鈐地球、鐮刀、斧頭圖案,外圍鈐“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及“一九三四年”,左右分鈐四瓣花星。 8.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年制銀幣(Silver coin minted in the 5th year of the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1935年陜北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制造,通行于陜北革命根據地。面值一元。正面中間鈐面值和嘉禾圖案,外圍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年制”;背面中央鈐鐮刀、斧頭圖案,外圍鈐“全世界無產階級及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 |
|
來自: 老劉tdrhg > 《1、錢幣/票證/首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