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廈門人,都有一條鼓浪嶼之外的私行線 在老鐵路閑聊半日, 到華新路的老洋房里舒坦的呆上半天逛老街區(qū)老市場 到沙坡尾尋找最早的廈門港, 在老街老巷老洋房間, 才是最有味道的秘密廈門。 ▲圖:淺影 廈門從文屏路至和平碼頭有一段閑置的老鐵路,總長4.5公里。鐵路全程就像是一條無盡頭的走廊。腳下的鐵路已被鵝卵石或是木板所填滿,而兩旁的三角梅等各種植物就成了天然屏風,將這里與城市輕輕隔開。在一路的風景不算奇,或者美,但是每每帶朋友前去,他們都會說這一路聊的暢快,也得了不少驚喜。 鐵路線會經(jīng)過一個虎溪巖的地方,那里有座虎溪巖寺,若是疲累了,可到寺里喝口茶再走。哪怕是酷夏,虎溪巖的風也很清涼,是廈門難得的避暑勝地。寺中茶室位于一棟建筑的頂樓,三兩朋友可在亭中飲茶聊天。 老鐵路的盡頭處還是一個好地方,是處叫“朗地”的咖啡店和一家叫“盧卡”的旅館。咖啡店沿鐵路而建,門面小小的,院落小小的,門窗是白色或米色的,門口一塊黑板,寫著菜譜畫著圖案。 TIPS 老鐵路行走線路:坐車至將軍祠站,過馬路,往萬壽路,行約百米,就會看到鐵路公園入口。如果一邊走一邊拍照,大概2小時可走完全程。 華新路又叫“華僑新村”,當年闖南洋的愛國華僑回國后,在此建了數(shù)百幢別墅。如今有些老別墅為華僑后人居所,有些則改造成新的生活館,如西餐廳,紅酒館,咖啡館,書店,工作室,畫廊等。本來這里的建筑就很有特色,再加上這種人為的修飾與營造,華新路便成為既能代表廈門建筑及華僑歷史,又能迎合背包客的一處地方。 ▲圖:娃娃臉大叔 這里有類似鼓浪嶼風情的建筑,卻有比鼓浪嶼更難得的安靜環(huán)境。找張桌子坐在窗邊,任一米陽光灑下,約上三兩好友閑聊,看書,喝茶都是一種愜意的生活。 ▲圖:娃娃臉大叔 華新路上的私房菜也是一絕,藏于街頭巷尾,不喜吆喝,也不接受人數(shù)過多的訂餐,沒有常規(guī)菜譜,當日市場有什么,便做什么,做法也推陳出新,有機會可以去嘗嘗。 TIPS 華新路行走線路:乘坐廈門BRT至斗西路口站下車,之后沿著斗西路往口腔醫(yī)院走,即可看到華新路路標。 一般廈門人的所謂“私藏”線路,多與鼓浪嶼、廈大之類名勝分開的,又多半與老市區(qū)是分不開的。帶最親近的友人親近廈門,必須請他們?nèi)B門的老市區(qū),或者說“八市附近”。 老市區(qū)至少有三樣寶貝。一是門店里或攤位前的商販們,二是八市的海鮮。八市附近老街的味道是“最廈門”的,千奇百怪的店面,神情若一的老街人,小攤上沙茶面、面線糊的味道。八市市場上從早到晚不斷有新鮮海貨上岸,如果你真要了解廈門人,可從他們的食欲開始,海鮮是最重要的一步。 老市區(qū)的第三樣寶貝是雜貨。在老市區(qū)一個不起眼的雜貨店里,可能藏著件讓你極喜歡的寶貝,這些寶貝可能來自歐美,也可能是多年的某位華僑留下的,南華路上的zakka雜貨店就很值得去淘。 南華路類似華新路,彎彎曲曲高低起伏小路邊,建有許多小洋樓,如今一樣被改成旅館、咖啡店等。淘寶逛累了,可以找家店歇歇腳。這條路上還有著名的廈門國際青年旅社,旅社掩映在郁郁蔥蔥的樹木之中,紅墻,窗戶被刷成黃的、綠的、藍的,很有感覺。 離南華路不遠的沙坡尾,對廈門人來說,這里才是真正的廈門港。沙坡尾避風港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如今沙坡尾,還能看到漁民色彩斑斕的漁船停在避風船塢內(nèi)。 TIPS 南華路行走線路:可乘車至理工學院,下車后直走30米,循路牌即可到南華路上閑逛。一路上四合院、廈門國際青年旅社、朗地等均可歇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