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李和老王03)禪寺中的四大天王 前幾天和老王,老李。去到了一座禪寺。 進了山門。第一座是天王殿。彌勒菩薩在中正中間,臉上滿是嬰兒般的笑容;左右兩側是四大金剛,怒目而視;彌勒菩薩的背后是韋馱普薩,韋馱普薩是佛教的護法,正對著大雄寶殿里的佛祖。 老王說,這是漢傳佛教的傳統。過了山門,就是天王殿。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寶殿。各地的寺廟,大同小異。 老李問道:“為什么彌勒菩薩笑嘻嘻的,旁邊的四大天王怒目圓睜。后面的韋馱普薩,拿著個降魔杵,好像隨時要打人似的?” 老王介紹說,彌勒佛笑口常開,真正是教我們常生歡喜心,叫我們皆大歡喜。他老人家那個布袋子,是叫我們提得起放得下。韋馱菩薩和四大金剛,怒目圓睜。意思是說,一進門,先用慈悲攝受,如果不懂得慈悲,還有力的折服。
如同在家里,母親對兒女大多是愛的攝受,父親比較嚴一點,就是力的折服。所以愛和嚴厲,都很重要。所謂和睦之于春夏,所以生育。霜雪之于秋冬,所以成熟。 彌勒菩薩,就好像你媽一樣的,事事順著你,覺得你什么都好,苦口婆心。天王就好像你爸一樣,“不聽話,打不死你。” 在社會上做事也是一樣的,不懂規則、不守規則,自然會有人來管教和打擊你, 更甚者,有監獄和刑場。 老李說,老王,你別跟我扯這些。你告訴我,這些是大天王有的拿著傘,有的拿著寶劍,有的拿神龍,有的拿個琵琶的,他們到底是干什么的? 言歸正傳,老王開始介紹,四大天王隆重出場。 第一位,東方持國天王。 手里拿著的琵琶。 和諧社會,琴瑟和諧,本來就是音樂的名詞。琵琶代表的是中道,弦緊了不行,松了也不行,就是“一群人和我同樣的調調”。指揮的作用就是讓拉小提琴的,彈鋼琴的,吹管樂的,按照同樣的節奏來進行,共演奏出一曲美妙的樂曲。東方持國天王,能護持國土。 東方持國天王,代表的是調配和把控。盡職負責、把握節奏、調配資源。
第二位,南方增長天王。 手里拿著寶劍。 是要慧劍斬情絲,還是要降魔務盡。對于個人而言。斬斷自身不良習氣而增長。對團隊而言,斬斷不良作風而精進。劍代表是智慧,知識并不是力量,解決問題的智慧才是力量。 南方增長天王,代表的是力求進步。天天求進步,絕不落伍。
第三位,西方廣目天王。 手里拿著龍,或者蛇。手里還拿著寶珠。 龍和蛇都是善變的。意思是告訴你,生活非常的復雜,變幻無窮,要仔細觀察。但寶珠是不會變的。制心一處無事不為。 西方廣目天王,代表是要多看多觀察。
第四位,北方多聞天王。 拿的是一把傘。 是要把傘張開,廣聽多方的意見。相當于今天的衛星接收天線。 北方多聞天王,代表是多聽多學習。
后面兩位,“廣目”和“多聞”,多聽、多看,是方法;前面兩位,“增長”和“持國”,進步、調和,是目標。 小的時候,聽父母講,聽老師講,“多聞”在前;長大以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廣目”在后;挺過了,見過了,揚長避短,每天進步“增長”;把控節奏、調配資源才能做事業,然后能持國。 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概是一樣的道理。
老王喝了一口水。 老李抱怨,“說這么多,四大天王我還是記不住。” 老王告訴他: 東方持國天王手中拿著琵琶。講就是調和; 南方經濟天王手中拿的是寶劍。寶劍鋒自磨礪出; 西方廣目天王手中拿的是龍。講究的是順勢而行; 北方多聞天王手上拿的是傘。躲避風雨,防患未然。 調風順雨。也就是人們所期盼的,風調雨順。 正如出門前,“伸手要錢”一樣。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這樣就好記了。 老李對我說:“老曹。聽了老王的一些話,我要收藏并轉發。老李也可以做一個好導游了。聰、明、精進是四大天王傳達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