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照片 《老子》又稱《道德經》,但《道德經》是后來的稱謂,最初并無此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從古至今《老子》其書在考古上有幾次重大發現。這幾種版本的《老子》出土,極大的推動了老子其人其書的研究。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首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馬王堆帛書《老子》、《周易》赫然重現于世,改變了我們對于秦漢學術史的許多傳統看法?,F已發現的《老子》古本除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老子乙本》外,還有傅奕本《老子》、敦煌寫本《老子》、帛書《老子甲本》、郭店楚簡《老子》、北大收藏《老子》等,下面就逐一介紹。 傅奕本《老子》 傅奕本《老子》即唐初學者傅奕(公元555~639 年)校定的《古本老子》,所謂“古本”,因其乃北齊后主高緯武平五年(公元574年)彭城人開項羽妾塚所得,其時代應與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相當。傅奕參考了9家注本進行整理,校訂為《古本篇》,共 5556 字,與帛書文字有許多類同之處,但體例按通行本,《道經》在《德經》之前。此書現存于正統《道藏》中。傅奕本保存了較多的古句、古語、古字。傅奕本有許多優點,但因其是根據幾個舊本參校的,這些舊本本身就存在不少訛誤,且傅奕本在流傳過程中,被后人改動的地方也很多,存在訛文、衍文、脫文、倒置的情況,且有些篇次及文章內容也非《老子》原貌。今據帛書《老子》勘校,書中訛誤尤甚。 ![]() 宋刻本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 敦煌寫本《老子》 1900 年6月22日(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五月二十六)甘肅敦煌縣鳴沙山千佛洞第288號石窟中發現5萬多卷文書,全是5~11 世紀的手抄本,作為最古老哲學著作之一的《老子》,是敦煌先秦典籍中數量較多的一種,有不少唐人抄寫的《老子》經和注,盡管是殘卷,但是由于抄寫年代較早,更多的保留了《老子》的原貌,因此,在文字學、文獻學、哲學及史學研究中均有重要學術價值。從1907 年起,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陸續前來,以“考察”“研究”為名,將敦煌卷子盜往國外,流失于英、法、日、俄等國。1909年,學者羅振玉、蔣斧、王仁俊、劉師培等根據伯希和提供的有限敦煌文獻照片和原件進行初步研究,后經中外學者收集、刊印,敦煌遺書內容現已基本面世。唐代不少道觀中還有《老子》全文的碑刻,由于文字固定在碑石上,免除了后來傳抄中的誤筆,而且時代較早,校勘價值很高。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甲本》,帛書及卷后佚書合抄成一長卷,卷在一長條形的木片上。帛書高約24厘米,朱絲欄墨書,字在篆隸間。此卷帛書不避漢高帝劉邦、高后呂雉諱,字體接近秦篆,抄寫年代可能在高帝時期,即公元前206年至195年間。絲帛已有破損,文字多有殘缺。帛書內容完整,與通行本 81 章內容基本相同,但《德經》在前,《道經》在后,與通行本正好相反。它的出土,極有助于認識《老子》在漢初的真實面目,不僅對??眰魇赖闹T本《老子》具有重要價值,與帛書《老子乙本》一同為進一步研究《老子》的思想提供了較早的、也是最可靠的根據。 ![]() 帛書《老子甲本》 郭店楚簡《老子》 1993年10月,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簡,其中有一部分是《老子》寫本,整理者按竹簡字體、形制的不同,將其分為甲、乙、丙三組,簡文的總字數只相當于傳世本五千余言的三分之一左右。相對于世傳《老子》完整的思想體系,郭店三組《老子》顯然是不完善的。因為世傳《老子》的不少內容在楚簡本中都沒有反映,二者之間在不少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但是,郭店楚簡《老子》畢竟是至今發現的最早的《老子》抄本,它的出土對于認識老子其人其書,研究道家思想的內涵及其發展演變,??倍喾N傳本《老子》的文字以及重新認識先秦古籍文獻的流傳與演變等問題均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另外,帛書本《老子》與傳世本存在一些矛盾之處,而楚簡本《老子》更多同帛書本接近,因此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可得到解釋。 ![]() 郭店楚簡《老子》甲本 ![]() 郭店楚簡《老子》乙本 ![]() 郭店楚簡《老子》丙本 北大收藏《老子》古本 2009年1月11日,北大收藏了從海外搶救回歸的一批竹簡。據介紹,竹簡總數達3300余枚,估計經過整理拼對后,可復原的完整竹簡在2300枚以上。從竹簡上出現的“孝景元年”字樣,可以大致推出竹簡的年代大約在西漢中期,其中多數可能抄于漢武帝時代。北京大學收藏的西漢竹書,是目前所見戰國秦漢古書類竹簡中數量最大、保存質量最好的一批。竹書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獻當首推《老子》,共有220余枚竹簡,近5300字。這是繼馬王堆帛書本、郭店楚簡本之后,出土的第三個《老子》古本,也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古本。其殘缺部分僅占全書篇幅的1%。在竹書《老子》中,首次發現了《老子上經》和《老子下經》的篇題,分別對應的是《德經》和《道經》,而且每章前均有分章符號,文字內容和篇章結構也與以往所見各種版本有所不同,可以說是目前探討《老子》分章問題最原始、最齊全的資料,對《老子》一書的整理??睒O有幫助。 ![]() 以上介紹的古本是我們??薄独献印返恼滟F資料,能幫助我們澄清其中是非,以恢復《老子》經文真旨。由于《老子》全文僅五千余字,無論是手抄或解說都比較容易,因而傳世以來版本極多,主要有嚴遵的《老子指歸》、河上公的《老子道德經》、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傅奕的《古本老子》四種輾轉流傳?!稘h書·藝文志》登錄解說本4種,印刷術昌明后數量激增,《隋書·經籍志》收錄前代注本有49種,明正統《道藏》所收白文本和注本41種,今人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匯刊明代以前注本150 種,《續編》則有明代以后的204種,《補篇》影印18種,總計356種。 (王卉/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