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板苦惱地告訴我:“我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勤奮,每天和員工一起加班,一起吃飯,一起工作,甚至比他們的工作時間還長。你說我辛苦嗎?我很辛苦!但我的企業為什么上不去呢? 現在我明白了,是因為我的一個缺點。我感覺自己對事情缺乏洞見,總是摸不清員工在想什么,客戶在想什么,也不太清楚未來做什么最賺錢,對市場我也是一頭霧水。” 他講到的是一種很普遍的情況。現在不缺苦干的老板,像員工一樣沖殺在第一線,有的比員工還辛苦。 他們實在很努力,可就是業績差,企業發展不起來,就是因為他們坐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卻不具備管理者的素質。看起來他們出了不少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有什么用呢?管理者最應該具備的遠見與視野,他們一樣不占。 遠見與視野,就是洞察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一種能力。用弗洛伊德的一句話來講,洞察力就是變無意識為有意識,學會從心理學的原理和視角來歸納總結人的行為表現,通過細微的跡象來總結根本的規律。 在管理與商業的實戰中,它還融合了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是我們對事物內在規律和本質屬性的識別。可以這樣說,洞察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綜合能力,并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 這是團隊的管理者在經營與競爭中贏得先機的重要能力,是老板之所以成為老板的重要標志。只有做到深入的洞察,我們才能把握機會,獲取人心,然后合理高效地運籌帷幄。 當然,洞察力不是一日就可形成的,它首先需要你為自己樹立一種去觀察體會、分析研判的意識;其次,更需要你進行全面的思考,經常總結提升,而且要多捕捉細節,并把不同的細節拿到宏觀的層面進行判斷。 (1)學會洞察人性,才能獲取團隊人心 團隊的管理與運行,永遠免不了要與人打交道,因為團隊就是由一群人組織在一起為另外的一群人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的組織。所以,對管理者最大的一個要求,就是洞察人性。你得清楚人們都在想什么,想干什么,以及正在醞釀的想法是否對你有利。 不論是對外,還是對內,洞察人性都是十分必要的素質。只有學會了及時、正確地洞察人心,揣摩、分析、研判不同人的需求,才能夠獲取客戶的理解,爭取內部的支持。可以說,對人性洞察與否,已經成為了左右管理成敗的重要因素。 (2)學會洞察趨勢,才能對團隊運籌帷幄 除了對人心、人性的洞察以外,管理者還應具備大的格局——不能只是看清當下,還應看到未來。那就是對大勢的判斷,對趨勢的洞察。 就像馬云這樣的企業家,他早在互聯網開始之初,就敏銳地意識到未來是電子商務的天下,這才有了今日的阿里巴巴。為什么別人看不到呢?這就是洞察力的差距。 現在的企業許多存在老板天天忙死、員工卻整日無所事事閑死。這一切都是因為老板不懂員工,不懂得設計出一套科學的管理機制,如:晉升機制、對賭機制、薪酬機制、PK機制等合理機制,徹底激發員工自主自發的工作,加微信:2331551966,我可以分享給你這一套科學管理機制。 對于一個企業沒有人才的原因只有兩種: 一是真的沒有人才。 二是沒有激發人成為人才的機制。 你是哪一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