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愛喝茶的人來說,生活,已經離不開茶了,因為茶已經融入生活,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可是這些年說來說去,茶友們到底也沒有說清楚:茶,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今天,根據小編自己的生活經驗,小編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二,不知廣大茶友是否認可。 首先,喝茶當然是喝健康了。茶,有益于身心健康,這一點,全世界皆有定論。 其次,氣定神閑,優哉游哉,喝茶,是一種悠閑的生活方式。 喝茶是“閑是閑非休要管,渴飲清泉悶煮茶”、“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爐上茶煙游絲轉,閑聽水聲蟹魚眼”、“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人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得閑始是閑”、“機閑者,一日遙于千古”、“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一席新茶待君來,半縷閑思自釋懷”、“心隨流水去,身與風云閑”...... 喝茶,就是閑來無事,于小院晴窗、落雨簾幕、冬日暖陽,慵懶的窩著......茶,就是這樣一種休閑的生活方式。 愛茶,是一種真性情的生活方式。 自我解放,個性張揚,愛茶,愛自己,愛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個性的發展,愛茶,作為一種真性情的生活方式,非常適宜一個人在放空的狀態飲用:在這一刻,與自我對話,與自己獨處,享這一片安寧。 茶,是一種合誼的生活方式。知己當前,茶香滿座,不論是新朋友,還是舊知己,都能因茶聯歡,于“推杯換盞”間結下友誼。茶事也好,茶會也罷,終究是為了一個“誼”字,哪怕只是靜靜的喝茶、無人言語,此時,茶是誼己或是誼人。 相識只一杯茶的長度,從此,你我便相識于世界! 茶,是一種靜的生活方式。 靜,不止是喝茶的環境安靜,更是指喝茶人的心靈平靜。 茶人,由靜入茶,由茶入靜,以求身靜而后心靜,心靜而智慧生。靜下來,體會一杯茶的細膩。如此簡單,就能在步調急促的現代世界中,找回一種人文的情懷,一種寧靜的心境,以及優雅的生活姿態。 茶,是一種對話的生活方式。獨啜得神,對飲成趣。茶里,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沉醉在自己的茶里,還是內心里,與己對話,與內心對話,與人對話,對周圍環境對話。 愛茶,愛上一切可愛之物之事之人,皆可與之對話。茶人,常言“情懷”,愛茶,品一杯情懷,與茶與己對話,有情眾生,皆有情懷。 茶,是一種淡泊的生活方式。淡,是淡泊、平淡、閑淡、恬淡。是一種平淡的人生態度和審美趣味。 清人陸次云曰“龍井者,真者甘香如蘭,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后,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于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蘇東坡說“發纖儂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 茶淡、境淡、器淡,進而人淡、心淡,“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茶,是一種慢生活方式。事茶慢,品茶慢,慢生活。一種淡淡的味道,不掙扎,不猙獰,不恐慌。茶里,慢慢生活,才能完全體味到其中或甜或咸或酸或辣的各種滋味。這無非是一種態度,一種難得的心境。 快,讓人迷失了很久很遠很多。茶里,停下匆忙的腳步,等一等我們的靈魂。 茶,是一種生活生意。“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茶,在茶農、茶商里,是一種生意生活。因茶而農,有收益,維持開支,它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因茶而商,是生意,是創立事業。 茶,是一種自然的生活方式。茶近自然,茶字,人在草木間。生于山川,經風歷雨,茶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自然的最大特點是變化。茶與人生之奇妙,在于無時無刻不在自然中變化及成長。 “陽光、空氣、水和運動,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健康的核心就是親近自然,順應自然。一杯茶里,守望春天,滿滿的是大自然的味道。 茶,是禪是道是悟是修。茶,通六藝,融儒、道、釋;行于市井三百六十行,是禪道修悟的法門。生于天地之間,便有道的韻致;長與釋門之前,便有了佛的禪性;品于文人之間,便有了詩的雅興;行于官場之中,便染了朱門的貴氣;轉與商海之上,便添了世故的俗意;流于市井之間,便熏上了人間煙火味。 一杯茶,文人看風月,哲人看人生,市井看流言;戀人看情,癡人看怨,佛家看空;儒家看禮,商家看利,道家看氣。一杯茶,有時亦會布滿了貪嗔癡疑。人若俗物,茶何以堪?都道一枕黃粱,其實一杯茶下,閉目靜息的片刻何嘗不是滄海桑田。 造萬千世界,皆在一杯茶中。林語堂言“捧著一把茶壺,中國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虛云法師曾道:“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品茶也講究一個“放”字——放下手頭的工作,放松自己被囚禁的行性,偷得浮生半日閑。給自己一杯茶的時光,取一份茶的淡雅,得一份生活的智慧與快樂。茶只是茶,你想什么,什么即是你。茶即心,心即茶。茶說,我只是一杯茶而已。 莫道世外無盡事,且飲身前一杯茶。茶,是一種生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