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最開心的就是發工資,可是不是拿到手的錢總覺得比想象中少?工資單上被扣掉的項目到底是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個人和單位分別承擔多少?個稅是怎么計算的?戳下面,關于工資你應該知道的,都在這里↓↓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工資的構成。 實際收入=稅前工資 稅前增減項(津貼、獎金、提成或稅前應扣款)-五險一金個人承擔部分-個人所得稅-稅后應扣。 聊完工資結構,我們再來聊聊五險一金。我們知道找工作,除了要問稅前工資,一般還要問五險一金,因為你的生老病死可能都離不開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五險一金指的是什么? “五險”指得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和住房公積金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 注意!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基數=稅前工資 稅前增稅項后(津貼、獎金、提成或稅前應扣款)-五險一金個人承擔部分,也就是說,個稅是在最后算的。 那么,我們來舉個例子,假設你的工作地點在重慶,稅前工資為5000元,每月單位按照實際工資上繳五險一金,不考慮獎金和補貼和稅后應扣等,那么每月稅后工資如下圖: 怎么樣,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有些捋順了?
|
|
來自: 好書風 > 《企資.五險.工傷.勞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