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借助天及艾灸的雙重陽氣,推動氣血循環,打通瘀阻的經絡,調理各種慢性病。這時艾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是要借助人體自身的陽氣,那么督脈是總管人體一身陽氣的。古代中醫大家稱督脈為“陽脈之?!?。因為它匯聚了全身陽氣,并把這些陽氣輸送到全身體表的肌膚腠理之處,溫煦機體,抵御外邪的功能。 督脈自身是最容易瘀阻的,因為督脈上有2大寒氣的進氣口:“大椎穴、命門穴”。因此,在三伏灸要調動使用身體陽氣之前,最好打通督脈。
風寒關一旦受到損傷,如寒冷的侵襲,可出現腦血栓,腦梗塞,可因激動造成陰陽失調發生腦溢血,過度疲勞和長期的寒冷刺激,可導致血管的激烈收縮及腦部疾病,中樞神經的指令不能正常下傳,還可造成各系統功能失調而出現功能性疾病。 風寒關因其“冰天雪地”,當用手感探病時,會有麻木,發刺,陰寒之感。要想打通此關,應先解開肩中俞穴,打開神經通道,該穴可主全身氣血,通七竅,這樣才會冰雪融化,大地回春。 氣血關主管全身氣血,各系統功能失調可導致坐臥不安,心煩意亂,力不從心等,長期失調還可導致脾胃虛弱,食少納差,氣短,臟腑功能失調等癥。 寒冷關一身正氣,如營衛不當就會導致胃腸,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胃腸炎,胃腸功能紊亂,月經不調,宮頸炎,附件炎,盆腔炎,腫瘤,腰膝冷痛,頭暈眼花,健忘,失眠多夢等。 我們艾灸,讓氣血在身體里奔涌,遇到瘀阻點,破關而過身體還會有什么問題呢? 三伏灸的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中伏、末伏?!叭笔侵溉齻€農歷節日,古醫書載,伏日必是庚,庚屬金,與肺相配,祖國醫學認為,寒來暑往,時序變遷,對人體關系至大,《內經》提出,“春夏養陽”可以預防冬天疾病的發生,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體質虛弱易感冒者等都屬于肺經范圍的疾病。 初 伏:7月17日 中 伏:7月27日 中伏加強:8月6日 末 伏:8月16日 末伏加強:8月26日 灸大夫艾灸儀操作視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