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打造給力的文化經典微學習平臺,用優秀文化滋養您的生命。
文章分類:文化經典微學習
作者:李守力 編輯:凌城
《易經》第一卦
乾卦——乾為天 乾下乾上
乾卦為六十四卦之首,統純剛健之體,其象為天。《象傳》中告訴我們“君子”就應當學習“天”的剛健從而“自強不息”以近天道。事業剛開始時需“潛龍勿用”,以謹小慎微之心不懈努力;飛黃騰達時如“飛龍在天”,以云行雨施之功兼濟天下。我們努力的過程中或許會遭遇挫折,就該如九三所言“終日乾乾,夕惕若”,不斷地進行自我激勵,小心謹慎地繼續樂觀奮進。當然我們也要不畏艱險,敢于象九四一樣“或躍在淵”,不斷親身努力去嘗試去實踐。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注:乾卦解讀分兩篇,本篇解讀《周易》古經及《易傳》中關于本卦的《彖》、《象》部分。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1.1】
【白話】
乾卦:創始,通達,適宜,正定。
【解讀】
○“元亨利貞”是乾卦的卦辭。元,原也,萬物由此創始;亨,通也,生長發展;利,宜也,收益,和諧;貞,正也,定也,占卜。
○元亨利貞,為乾卦四德,四德法于四象四季春夏秋冬:元,少陽,春季也,一年之計在于春;亨,太陽,夏季也,萬物欣欣向榮,亨通無礙;利,從禾從刀,收割莊稼,秋季也(徐中舒認為“利”從禾從耒,刀是耒之省形。古文利,及從利之黎、梨、黧、犂、棃、協(劦)諸字,仍是從耒,可證從刀,乃是省形。利來母字,自是從耒得聲。刺地藝禾,故得利義);貞,一年之終,冬季也,冬季生靈寂靜,如貞人(巫)入于正定也。
○乾為天為道為大,為太極,太極即一。止于一,即是合于道,止于一是個“正”字,合于道為正,守護正,是個“定”字,故“大學之道”在于“知止而后有定”。定能生慧,慧即通天,通天即巫(貞人)。“貞”之本義由此明矣!
正定,貞之體;占卜,貞之用。所以貞既有正定、正固的意義,也同時有占卜的意義。
【1.2】
初九:龍潛伏著,不能發揮作用。
○八經卦三爻,上為天,中為人,下為地。而64別卦(重卦)六爻初、二為地,三、四為人,五、上是天。初九處于地下深淵,所以稱“潛龍”,而不能發揮作用。
○乾初九,下乾變巽,巽為入,故曰“潛龍”。
【1.3】
九二:龍出現在地上,適宜表現大人之德。
○九二為地之上,又得中,德才初備,適宜表現大人之德。
○大人一般有兩種含義:其一,指有道德有作為的人;其二,指有道德并居于高位的人。九二是指第一義,九五是指第二義。
○乾九二,下乾變離,離為目,故曰“見”。
【1.4】
九三:君子整天勤奮努力,晚上警惕戒懼。雖有危險,但不會有咎害。
○君子:三、四位為人,陽爻為君子,所以九三代表君子。
○終日乾乾:九三已走完一個乾卦,未來上邊又是一個乾卦,所以說終日乾乾。
○九三處于兩乾(天)的中間,兩天之間為夜,故說“夕惕若”。三爻因為離開了中道,故說“厲”,但由于九三君子日夜精進,所以“無咎”。
【1.5】
九四:龍或躍或潛于淵,不會有咎害。
○九四與初九對應,初是潛淵位置,四是即將進入天空的位置,所以說“或躍在淵”。
○由于是或躍或潛于淵的試驗,所以“無咎”。
○乾九四,上乾變巽,巽為進退,故《文言》釋九四曰“上下無常”、“進退無恒”。秦簡《歸藏》和《太玄經》往往以“淵”與“天”相對。九四應初比五,初爻為“潛”為“淵”,五爻為天,“或躍在淵”是指龍在淵與天之間試飛,故《文言》釋九四曰“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
【1.6】
九五:龍飛翔在天空,適宜實現大人之德。
○九五是全卦的主爻。五爻是天的位置,又得中位,并且陽爻居剛位,為當位,所以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此與九二都是“利見大人”,九二尚在田野,所以譯作“表現”,九五進入尊貴之位,所以譯作“實現”。
【1.7】
上九:龍飛到極高處,則有后悔。
○亢,上也。盛極必衰,所以后悔。
【1.8】
用九:群龍沒有首領,吉。
○用九:“用九”應該是指全卦都是陽爻,有整體使用之德。
先賢以為乾卦如果六爻皆變當用此“用九”之辭,若此,奈何64卦唯有乾卦和坤卦有“用”?
○“群龍無首”,自古鮮有知其本義者,“用九”指乾卦六爻全體使用,群龍即是六爻。因為乾為天為圓(古代祭天的臺子稱圜丘,也是圓形的),所以“用九”即是六條龍首尾相接形成一個整圓,這時候沒有了先后,出現完全平等,一片祥和的景象。故曰:吉。
○筆者認為,此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是老子《道德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源頭。
【1.9】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彖傳說:偉大呵,乾元!萬物因此才有開始,乾元由此主導整個自然界。云氣流行,雨水布施,眾物周流而各自成形;太陽的光明終而復始地出現,六個爻的位置按時序形成,然后按時乘著這六條龍駕御天道。乾道的變化,(使萬物)各自正定其本性與命運,萬物保存聚合并處于最和諧狀態,達到了適宜和貞固。乾卦為首,創生出萬物,普世皆得安寧。
○《彖》即《彖傳》,屬于《易傳》(十翼)之一,是孔子及其門徒解釋卦辭的文字。彖(tuàn),斷也,裁斷之義。
○該段文字是解釋乾卦卦辭“元亨利貞”的。第一句說的是“元”,第二句說的是“亨”,第三句說的是“利貞”。最后一句是總結。
○第一句說“元”,乾為圓,為元,為萬物的開始,統領整個自然界。
第二句說“亨”,從天上云雨孕育萬物到空中太陽周而復始普照萬物,六爻時位是古人對萬物運行節律的數學歸納,六龍則是象數歸納,易的誕生表明古圣先賢對自然界規律有了象數數學科學的把握。
第三句說“利貞”,利,由禾與刀組成,象征秋收。和,從禾。莊稼按照自然法則正其性命。人類按照自然法則正其性命就是和諧。此之謂“貞”,即天人合一。
最后一句總結乾卦創生自然界萬物,同時也給人類社會帶來普世安寧的局面。
《莊子》引用《乾·彖傳》:
“乘六龍以御天”見于《莊子·逍遙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
“云行雨施”見于《莊子·外篇·天道》:
舜曰:“天德而出寧,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云行而雨施矣。”
【1.10】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象傳說:天體不停地運行,是乾(健)卦的象;君子由此領悟要奮發圖強、永不止息。
○《象》即《象傳》,分為《大象》、《小象》。《大象》解釋卦象,附在《彖傳》之后;《小象》解釋爻象,附在爻辭之后。大象、小象文中都用“象曰”表示。在乾卦,《大象》與《小象》沒有分列。從坤卦開始,《小象》都附于各爻的爻辭之后。
○《大象》的內容,一般都是從上而下分析經卦卦象的意義,然后擴展到人事。如乾卦,上下為乾,乾為天,為健,所以說“天行,健”,后邊即人事“君子以自強不息”。
○《大象傳》不使用“卦德”,只用基本卦象,基本卦象是原始《易》特征。有人說《乾·大象》“天行,健”與《坤·大象》“地勢,坤”是卦德,實際上“天行”乃是指別卦乾的上下二體,因此,“健”也應是卦名而非指卦德。帛書《易》經傳中,“乾”均作“鍵”,鍵即健之通假;“坤”帛書作“川”,實為“巛”,是卦名兼卦符。所以《大象傳》全用基本卦象,沒有使用卦德。這說明《大象傳》時期“卦德”理論還沒有成熟,其成書必早于《周易》。
孔穎達《周易正義》:健是“乾”之訓也,順者“坤”之訓也。《坤》則云“地勢坤”,此不言“天行乾”而言“健”者,劉表云:“詳其名也。”然則“天”是體名,“乾”則用名,“健”是其訓,三者并見,最為詳悉,所以尊乾異于他卦。……“天行健”者,謂天體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無時虧退,故云“天行健”。此謂天之自然之象。
《彖傳》釋“天行”有三處:
《蠱·彖》:終則有始,天行也。
《剝·彖》: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復·彖》:“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
【1.11】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初九爻辭“龍潛伏著,不能發揮作用”,因為初九陽爻在全卦底下。
九二爻辭“龍出現在地上,適宜表現大人之德”,因為德行可普及社會。
九三爻辭“君子整天勤奮努力”,因為天周而復始運行。
九四爻辭“龍或躍或潛于淵”,前進沒有咎害。
九五爻辭“龍飛翔在天空”,因為德行造就已經完備。
上九爻辭“龍飛到極高處,則有后悔”,因為滿盈不能長久。
用九,全卦整體,天體運行無始無終,循環無端,因此不可居于首位。
○本段為乾卦《小象傳》,是孔子或其后學解釋乾卦六個爻辭與用九的。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有兩層含義。一者,乾卦六個爻六條龍首尾相連,如環無端。二者,用九,乾之坤也。乾為天,為首;坤為臣,故不可為首。乾之坤故曰“天德不可為首”。
來自: 大黑帥 > 《老莊易》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易經第十二卦天地否
"泰卦"倒轉,成為"否卦",彼此是"綜卦",泰極而否,否極泰來,互為因果。分析否卦要注意它與乾卦、泰卦的關系。上卦乾為天,下卦坤為地,天地上下分隔而不交感流通,這...
李守力解讀易經:坤卦 - 國學之窗
○坤卦也具備"元亨利貞"四德,與乾卦不同,坤卦不是普遍的利貞,而是"利牝馬之貞",牝(pin)馬是母馬,柔順健行執...
《易經》第一卦 乾為天—自強不息
乾卦代表白天,九三走到了下面乾卦的邊緣上,在邊緣上代表不穩定、不安全,所以講“厲”,即有危險。易經的變化一定是由下往上推,所以在上九的位置,他知道下一步一動就會離開這個卦了,一個卦代表一...
傅佩榮12、否極泰來——否卦
傅佩榮12、否極泰來——否卦《易經》第十二卦 否 天地否 乾上坤下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白話:《彖傳》說:否卦違背人的需求,君子正固是不適宜的,大的前往,小的來到,意思就是天地二氣互...
《易經》第一卦:《乾卦》——陽剛之氣_理平
《易經》第一卦:《乾卦》——陽剛之氣_理平白話《易經》第一卦:《乾卦》及解說理平。X乾(天)上乾(天)下乾:元,亨,利,貞。【原...
乾卦——六十四卦第一卦
乾卦——六十四卦第一卦。第一卦 乾卦 天天乾卦。在帛書《易經》中,乾卦又被稱為“健”卦,因為本卦的上卦和下卦都是乾卦,六個爻皆...
感悟《易經》8——《易經》的主要內容
例如《乾卦》六爻都是陽,按古人的理解,陽是天、君主、上位以及陽剛、雄健的象征,所以乾卦大象辭就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
話說《易經》四
《象傳》是對卦象和爻象之詮釋,對卦象的詮釋為《大象傳》,對爻象的詮釋為《小象傳》,把詮釋卦象總括之辭稱之為彖辭《彖傳》。要知道,坤乾均為“元”,即原始之卦,而“坤元”是原始無形之卦象征“...
易經全文翻譯,價值連城
第一講 乾卦 3、天能使萬物和諧,各得其利,稱為"利" 乾卦六爻的爻辭: 常用占斷用語: 第二講 坤卦...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