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花瓣離開花朵~妍子拍攝 / 文: 妍子 農歷六月亦稱“荷月”。 毋庸置疑,這是個“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季節。 然,縱使今日荷萬種風情千般姿態, 穿越時光,我卻依然看到了秋荷凋零的樣子。。。 憶去昔,當花瓣離開花朵,洗去鉛塵, 我用鏡頭記錄了殘荷褪去繁華的模樣, 那是另一種生命的表情。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曾曰過: 天道極即反,盈則損,日月是也。 是的,當繁華落盡,歲月褪去風華, 唯有堅持的風骨方會顯露出生命的本質。 寂靜無聲時, 可曾憶起七月赤日流火下的千嬌百媚、活色生香? 而這宿命的安排,又像極了一種禪悟。 當生命不再有華麗的外衣,卻依然有清香的筋骨佇立。 于是,這枯萎的荷, 便似一顆潔傲的靈魂悄然盛開。 “枯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站在六月的炙熱下,要深知人生還有悲涼的盡頭; 站在凜冽的風雪中,也要記得人生還有溫暖一隅。 秋水深寒,殘荷枯零的姿態, 于是成為了一種生命的訴說。 繁華易落,什么才是我們最可珍視的? 這也如同我們的塵世之路, 最終剩下的只有一場靈魂的禪悟。 生命的線條原本就是簡單的, 豐富我們的只是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是我們飽滿的人生的信仰, 是賴以生存的心靈的不斷洗滌和升華。 繁簡各異的線條,枯零的姿態, 勾畫出不同的幾何形狀。 靜謐歸隱,回歸真我。 這簡單的美,是一份了悟。 是回歸了生命的原色。 韶華流轉間, 一路摒棄的只是裝點生命的虛無。 棄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最終靈魂的韻境將會如這傲骨的荷一般不曾凋謝。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橋不是橋,見荷不是荷。 若只將身體打坐成禪,何如將心打坐成禪? 當花瓣離開花朵,唯有暗香浮動。 愿在最奢侈的時光中,洗盡鉛華,容得下天地, 忘乎我是誰,安然寂靜,不來不去。 方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