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家店來說,吸引顧客前來消費并不難。消費者都有“嘗鮮”“試探”的心理,調查顯示,開在任意一個地方的店,周圍消費者至少都會進店一次。消費者想來看看這家店賣什么、口味如何、價格是否實惠等等。至于他們會不會來第二次,就要看店面夠不夠吸引力了。 鋪鋪旺創始人郭老師曾經說過,店鋪生存的根本原因只有兩個:1、二次消費、2、主動傳播。 由此可見,二次消費對一個店鋪經營的重要程度——它關系到店鋪生死存亡。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真實案例來探討一下,失去二次消費的老顧客,一家店的命運到底會怎么樣! 失去老顧客,他的餐館倒閉 2年前,老張四處籌錢開了一家“風尚川菜館”。因為平時為人厚道、人緣好,再加上服務跟得上,餐館開業后生意一直不錯,一年后就收回了成本,并且積累了一批忠實老顧客。 但是最近這半年來,餐館生意每況愈下,尤其是以前給他帶來頗高翻臺率的老顧客越來越少了。老張想了很多辦法開發新顧客,比如花重金將店面重新裝修了一次;比如投廣告,每天請人去步行街發傳單等等。這樣花了不少錢,但是效果幾乎看不到。眼看餐館一天一天虧本,他百思不得其解,急得吃不香,睡不好,一下瘦了20斤。最后,老張實在堅持不下,選擇了結業。 廚師沒變,服務沒變,老顧客們為什么不去老張的餐館了呢? 原因一:老顧客“沉睡”了 老張很明白,老顧客撐起了他店里一半的生意。可他始終不明白,為什么他們突然就不來了? 一次,有一位幾個月不見的顧客終于帶了幾個朋友來店里了。老張給他送了一道涼菜,攀談起來。老顧客說,他回了一趟老家后幾乎忘記老張這家餐廳了,所以一連幾個月,家里有聚餐、朋友有聚會都沒來過這里。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顧客需要被喚醒對餐廳的記憶,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張對經營維護老顧客缺乏一套有效方法。 第一、老板或管理層要把“沉睡”的老顧客瀏覽一遍,對留下電話號碼或微信的要經常群發一條問候信息過去,比如有打折活動,比如上新菜品了,提醒他們一下。不要擔心老顧客會拉黑你,他們既然認可你的餐廳,就有一定的忠誠度。 第二、老板們可以建一個微信群或QQ群,不時在群里發發電子紅包或者代金券,吸引老顧客們到店消費。 原因二:老顧客不適應新服務員 在經常來風尚川菜的老顧客中,有一位學校退休校長。倆老夫妻兒女孫子都不在身邊,他們經常來這里吃飯是因為被餐館一名女服務員的關懷備至感動了。這名女服務員倒熱茶、洗碗碟,甚至還在雨天打傘送老夫妻回家。 后來,這名女服務員因為漲薪要求被拒絕而辭職了。新來的服務員雖然態度還不錯,但僅僅也是出于職業禮儀,其中一次不小心把熱茶燙在了老校長衣服上后還不知怎么處理。由于前后服務差別明顯,漸漸地,這對老夫妻再沒有光顧過老張的餐廳了。 老板們一定不要等到要換服務員了才想到老客人,一定要做在前面。 當老顧客綁定了熟悉的服務員,如果必須要換人,就要提前把這位老顧客的愛好和習慣傳遞給第二個、第三個服務員。這樣保證至少有一個員工知道客人的愛好或者口味,這樣就算換人也不會受影響。 問題三:老顧客喜歡的菜換掉了 在風尚川菜原來的40多道菜品中,老張大刀闊斧改革了一番,撤掉了操作起來麻煩的菜品。這樣,就有一些老顧客喜歡的菜品被換掉了,當他們到店后發現喜歡的菜不見了,有的甚至當場就去了其他餐館。 老板們最好在開始要更換菜品的時候,在店里備一點相應食材。這樣的好處就是,在老顧客需要的時候能夠及時滿足。比如準備換掉甲魚和牛蛙,在換的過程中要有所準備,比如也可到就近市場購買,若有客人需要就可以馬上提供,這樣會讓老顧客心存感激。 如果確實沒有辦法提供這個菜品了,餐廳管理層可以給客人道歉,推薦客人換一道菜或者說請客人留個電話,下次來提前聯系,廚房為他準備好。 問題四:老顧客覺得菜單都吃膩了 顧客的口味雖然眾口難調,但是只要明白其中的規律,處理起來就會左右逢源。 首先,要對一些菜品進行不定期更換,尤其是那些銷量不好的。這里有依據幾個關鍵點: 1、根據當地客人的口味選擇菜品,比如不能在川菜中過多選用粵菜、魯菜的菜品,客人不容易接受; 2、更換菜品時多請幾個客人來嘗鮮評價; 3、客人真覺得菜都吃膩了,如果他想吃的菜我們能買到,盡量滿足顧客。 補充一點:不管是換菜還是換服務員,負責人要非常清楚整個流程,那就基本上不會有太大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