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篇蓋全唐”是古人對《春江花月夜》的評價。 清末學者王闿運評價其“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對《春江花月夜》也推崇有加,在《宮體詩的自贖》一文中稱其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他對這首詩的推崇主要在于詩中“敻絕的宇宙意識”。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此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造性地再現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游子思歸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優美,膾炙人口,乃千古絕唱,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張若虛是一個詩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對他的作品不熟。可是清朝人編《全唐詩》,提到《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說這篇是“以孤篇壓倒全唐之作”。這個人作品不多,只有一兩篇作品,所以叫孤篇;“以孤篇壓倒全唐之作”,是說比全部的唐詩還要好。 《春江花月夜》為什么影響這么大?
凡名篇必有名句,而《春江》詩全篇名句隨手可摘。這樣滿紙珠玉的詩,即便放眼全唐也是不多的。 作為長篇,這首詩的用字、音節非常流暢。這首體例應是樂府,所以明快流暢,音節響亮,全詩也沒有什么深奧的典故,生僻的字眼,完全是舉重若輕的手筆。 這首詩完全可以說達到了唐詩的最高水準。這并不是說他要壓倒所有其他詩歌,它當然不一定是第一,但它肯定是全唐最優秀的詩篇之一。倘若有人作唐詩選本,以此詩為卷尾壓卷之作,它是完全當得起的——是為孤篇蓋全唐。 |
|
來自: 老劉tdrhg > 《10.綜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