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的過程 印刷過程主要分為九種類型:
現在,印刷過程普遍采用膠印技術。差不多所有商業印刷公司都從事此項業務。但是,最終產品的質量往往因印刷公司的指導、技能和設備而異。 膠印利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原理:油墨與水互不相溶。圖像(文字和插圖)附著于印版(詳見下一部分)上,印版先用水潤濕,再涂上油墨。油墨附著在圖像區域,水則被擠到非圖像區域。接著,圖像被轉印到一個橡皮布上,再由橡皮布轉印到紙張上。這就是該過程得名“膠印”的由來——與凹版印刷不同,其圖像不是直接從印版轉印到紙張上的。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印刷過程中的各個步驟。 步驟一:印前生產 在印刷開始之前,必須先將文檔轉換為底片和“印版”。以《HowStuffWorks速遞》為例,此時會根據其數字文件創建陰圖底片。將陰圖中的圖像轉印到印版的方式與洗照片的方式非常相似。此過程允許一定量的光線穿過陰圖底片,從而使印版曝光。在光線的作用下,印版上會發生一種化學反應,進而激活油墨接受涂層。這樣便將圖像從陰圖轉印到印版上。
印版的材料有很多種,包括紙張(印刷品的質量較差)。最佳的印版材料是鋁,但這種材料成本較高。 每種原色——黑色、青色(藍色)、絳紅(紅色)和黃色——都有一個單獨的印版。雖然您在成品上會看到很多種顏色,但印刷中只使用這四種顏色(人們也將此方法稱為四色印刷過程——它有點像電視機中使用的三色呈像過程)。
我們在探討顏色和配準控制時將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步驟二:印刷 用于印刷《HowStuffWorks速遞》的過程稱為卷筒膠印。在印刷過程中,紙張從紙卷中拉出,像一個連續不斷的流那樣輸送。每卷紙可重達1噸。紙張是在印刷后再裁剪成型的。在膠印過程中,也可以在給紙印刷機中放入已經裁好的紙。 卷筒印刷的速度很快,并使用規格非常大的紙張。其印刷速度最高可達每小時50,000印張。一個印張相當于一個整版(96.5厘米x57.8厘米),即12頁《HowStuffWorks速遞》。
即使是重達1噸的紙卷也有用盡的時候,但是印刷機卻不會停止運轉。在卷筒印刷機運行過程中,使用花彩可以將紙卷接合在一起。花彩是一系列伸到塔狀物中的輥。在開始接合之前的一小段時間內,花彩將移到塔狀物中,并拉入大量的紙。進行接合時,紙卷會在瞬間停止旋轉,此時紙張會被自動黏在一起。隨著新接合的紙卷逐漸恢復轉速,花彩便開始按印刷機運行前設定的速度退出塔狀物。在此操作過程中,印刷機操作員無需對印刷機控制進行任何調整。
印刷機必須不斷在進紙所需的拉力與在紙張穿過設備時保持紙張張力和平坦的反壓力(阻力)之間維持平衡。 著墨過程 油墨與水互不相溶——這是膠印的基本原理。油墨靠一系列著墨輥涂布到印版上。在印刷時,印版先用著水輥潤濕,然后再用著墨輥潤濕。著墨輥會將油墨從墨斗涂布到印版上。 印版的圖像區域會吸附著墨輥上的油墨。著水輥則將油墨驅逐出印版的非圖像區域。接下來,每個印版將其圖像轉印到橡皮布上,再由后者將圖像轉印到紙張上。這樣,印版本身并不會真正接觸紙張,這就是“膠印”一詞的由來。所有這一切都以極快的速度進行。
在涂布了所有油墨和水后,紙張會略微有點濕。顯然,此時很可能出現油污。通過讓紙張穿過一個烤箱,可以避免這一風險。烤箱內的氣溫很高,約在攝氏170到200度之間。
離開烤箱后,紙張會立即通過一系列短而粗的金屬輥,這些輥中流通著冰冷的水。這些涼輥可使紙張在瞬間冷卻下來,并將油墨印入紙張。如果不經過此過程,油墨將會從你的指尖滑落。 顏色和配準控制 顏色和配準控制過程是通過計算機輔助完成的。配準是指當印版即將應用印刷圖像所需的各個顏色部分時,對印版進行的校正工作。如果印版未完全對齊,圖像將落在焦點之外,從而出現顏色偏差。計算機會拍攝印版上已設置的配準標記。每個印版都有自己單獨的標記。計算機會讀取所有標記,然后對每個印版的位置進行調整,以實現完全對齊。這一過程每秒可進行多次,而且是在印刷機全速運行時完成的。
顏色控制是指對油墨混合方式進行控制的過程,它與印版配準密切相關。在各個單元中注入的油墨量取決于實現目標效果所需的油墨量。對油墨的調整是通過整體控制臺中的控制面板來完成的。在將印版裝到印刷機之前,控制面板將對印版進行掃描,并將其數據傳送到一個微型磁帶上。這個磁帶就充當印版的“原版”,用于指示控制面板釋放預設的油墨量。
步驟三:裝訂 裝訂廠是印刷品完工的地方。已印刷好的大型紙卷將被切割并按照正確的頁碼順序放在一起。在此步驟中,裝訂廠還會用訂書釘或膠水將所有頁裝訂在一起。 對于《HowStuffWorks速遞》,印刷廠使用一種稱為訂書機的機器輸入折疊的印刷紙張(稱為印刷機簽名),并將這些紙張按正確的順序排在一起。然后,訂書機會把縫針(訂書釘)插入簽名并將它們裝訂在一起。
訂書機的最后一種組件是切刀,它們會將紙張裁剪成最終發行的大小。然后就可以將印刷品運往最終的目的地了。 |
|
來自: ldjsld > 《電腦手機及電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