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是指一段歷史時期中的最高成交量,天量一般是在上漲后期的快速上漲階段出現的,此時市場交投非常活躍,參與者眾多,從而造成成交量巨大的現象。 成交量形態分析認為,天量之后就會出現天價。股價處于高位時,早期入場的投資者已經獲利豐厚,他們通過最后的快速上漲來賣出股票。在賺錢效應擠利好消息的誘惑下,又有許多投資者買入,從而造成高換手率和巨大成交量。但是,已賣出股票的人,不會在更高的價位買回股票,多頭力量大幅下降。隨著多方力量的枯竭,短期內股價將見頂,因此才有天量天價的說法。 地量是指一段歷史時期的最低成交量。在市場下跌后期,交易十分清淡,買賣雙方都處于觀望狀態,從而造成非常低的成交量。 出現地量,被認為是股價即將見底的信號。量價分析理論認為,在長期下跌的后期,做空的投資者該賣的早已經賣了,沒有賣出的持股者,也不想在這么低的價位割肉賣出。由于市場仍處于下降趨勢中,場外資金也處于觀望狀態,以等待更好的機會買入。此時,一旦有看多信號出現,場外資金就會加入到多頭行列中,形成多空雙方力量急轉,市場就會改變以前的下跌趨勢。這就是地量之后有低價這一說法的市場機理。 需要說明的是,出現天量和地量,并不表明當時就會出現天價或地價,天價或地價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另外,天量和地量是相對的概念,在后面的市場運行中,這個成交量也可能被打破,但不影響對當前市場的判斷。或者說他們被新的成交量打破時,也可以用新的市場變化取代他們。 下面舉一個例子幫助大家加深對大成交量、小成交量以及天量和地量的理解。 大成交量、小成交量以及地量、天量,都是以實戰分析中的相對原則來區分的。在實戰分析中,大成交量和小成交量不僅可以針對某一天的成交量,也可以針對一個區域,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幾天以上,要根據分析需要和具體市場情況確定。但是,地量和天量往往是指一兩天這一較短時間里出現的成交量。 從中可以看出,成交量與股價的變化關系幾乎是同步的。股價是市場交易結果的展示,成交量則是市場交易動力及活躍程度的反映。改圖是一段正常走勢的量價關系圖,股價變化從高到低,成交量變化也從大到小,說明股價走勢和成交量的變化相互配合。股價見底時,成交量出現地量;股價上漲到高位,成交量也從小成交量轉變為大成交量。當成交量出現天量時,股價也出現天價。如果違背以上“量價配合原則”,技術上就稱為“量價背離”。在以后的文章里,我會詳細的給大家講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