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講到熟悉的身體器官了,諸位看官不妨在看正文之前先默想一遍自己對五臟六腑的理解。等看完正文再重新梳理一遍,看看是否有新的收獲。 前面的文章,我們一起簡要地認識了陰陽五行六氣,這是古人對自然現象的高度總結抽象。中醫的思維是天人合一,所以,這些自然現象,在人體必有對應。中醫藏象學說就是專門研究臟腑功能、表象以及臟腑和自然界關系的學說,內容繁復,我們力爭為大家勾勒出一個簡單的輪廓。 五臟即肝、心、脾、肺、腎,心臟又附生出心包臟,指心臟外面的包膜,其上附有脈絡,中醫認為有保護心臟,代心受邪的作用(這個聽起來就有點邪是吧?其實這個邪沒你想的那么邪,慢慢你會懂的),所以說六臟也對。大家應該記得五行與六氣的相應,根據火的升降特性分為君火與相火,心與心包同此理。六腑即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三焦并不是一個獨立器官,而是按其對應的體腔部位與臟腑分為上、中、下三焦,是藏象理論的一個特有名詞,至今醫學界還存在三焦“有名有形與有名無形”之爭。有形也好,無形也好,反正有這么一個東西,我們在學習中能夠掌握他的功能就行,反正中醫又不像西醫,哪里不好就割哪里。 臟,古為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故為五臟;腑,受五臟濁氣,名傳化之府,故為六腑。陰性藏,陽性化,所以臟屬陰,腑屬陽。也有臟是實心,腑是空心的說法。還有臟進不得空氣,腑是可以進出空氣的說法。也是,五臟藏了那么多魂呀魄呀,當然塞得滿滿的,不能通氣了。 除此之外,還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子宮、卵巢)等。其中膽比較特殊,既是奇恒之腑,也是六腑之一。 五臟六腑與五行相對應。肝與膽屬木,主筋,有疏泄作用;心與小腸屬君火,主血,有煊通作用;肺與大腸屬金,主皮毛,有收斂作用;腎與膀胱屬水,主骨,有封藏作用;脾與胃屬土,主肉,有運化的作用;心包和三焦屬相火,主油膜,有燔灼作用。具體生理機能太過復雜,先不展開說了,因為說了大家一時也記不住呀,只能以后有興趣慢慢接觸慢慢學習了。 中醫所說的五臟六腑,并不能簡單理解成肉質的器官,而應該以氣的概念來理解,比如肝有疏泄作用,應該是人全身肝氣所到之處,都有疏泄作用,而不是所有疏泄功能全部由肝來完成。肝藏魂,難道肝臟里面真會有個可以用儀器檢測得到的魂嗎?如果用肝氣對于人體機能的一種作用來理解是不是更合理? 五臟六腑之氣,是相互融合,運轉不息的。如同一個車輪,土氣為軸,木火金水為輪,任何一氣偏離或郁滯,就會影響整個車輪的運轉,也就是人要生病了。 五臟六腑之氣,是通過經絡的聯系,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共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我們在下一篇文章就一起認識一下十二經。 歡迎關注公眾號:易深信,最接地氣的身心成長平臺。簡單易行,陪你在平淡中輕松前行。 |
|
來自: 甲乙過客 > 《易經周易風水、星座及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