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滎陽詐降
但楚兵確實厲害,仍舊采取攻勢,數次出奇兵斷絕劉邦的糧道,讓劉邦十分頭痛,他和酈食其商量解決辦法。酈食其獻了一計:“當年商湯伐桀,封其后裔于杞;周武王伐紂,封其后裔于宋,這都是收買人心的好辦法。秦滅六國后,諸侯社稷相繼傾覆,如果能夠重新封那些人后裔為王,他們一定親附,這樣仗也不必打了,楚國一定會追慕風儀,斂衽來朝。”
由此可以看出,酈食其這家伙本質上并非縱橫家,而是儒家知識分子,非常迂腐。他幻想回到春秋時代,諸侯間以禮相待,不相互侵伐,這是戰國時代儒家說爛了的東西,毫無新意,事實證明,根本是行不通的。且不說秦國成功兼并天下,證明了封建諸侯已經過時;項羽名為霸王,宰割天下,豈不就是基本按照分封制來的?而立刻又陷入諸侯交征的混亂狀態,說明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方壓倒東風,絕不可能再彬彬有禮地和睦相處。尤其是認為分封諸國后,楚國就會追慕風儀,斂衽來朝,更是迂腐得令人發指。后來漢昭帝時期的“鹽鐵會議”上,有關打不打匈奴的問題,儒生代表們也是這么說的。儒家,似乎有著天然的迂腐。
劉邦也被酈食其說糊涂了,馬上說:“很好,快點刻諸侯王印,派使者出去分發。”
酈食其馬上喜滋滋地去找鐵匠鑄印,不一會張良來了,劉邦正在吃飯,叫他:“來,小張,老酈剛給我出了個主意。”他把情況一說,張良大驚:“啊,哪個傻逼出的餿主意?老劉你真要這么做就完了。”劉邦說:“咋了?”張良一把搶過他的筷子:“別他媽吃飯了,我一條條跟你說。”
張良開始大放厥詞:“當年商湯封桀后,周武王封商后,都是在能充分搞定敵人的前提下做的,試問你現在能搞定項羽嗎?天下流氓都聚集到你的身邊,離鄉背井,九死一生,為了什么?不就為了能立上軍功,將來裂土封侯,吃香喝辣,欺男霸女,世世享福嗎?你現在卻想立六國之后,他們還有什么想頭?肯定紛紛打鋪蓋卷回家,侍奉家鄉的主子去,誰幫你打天下?而且楚國現在依舊這么強,立了六國,他們還不是見風使舵,跟著強者走,誰記得你的恩德?你要這么做,真的就完蛋了啊。”
劉邦當即跳了起來,把滿嘴的飯吐到地上,罵道:“儒生真他媽是一群傻逼,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快,把新鑄好的印銷毀了。”
嘗到了拉攏英布的甜頭,劉邦覺得這樣比單純和項羽在軍事上較勁合算,就去請教陰謀家陳平:“還有什么好計策。”陳平說:“好辦,再拉攏項羽身邊其他的親信,拉攏不了,也要離間他們。你知道嗎?當年秦國之所以能滅六國,靠的可不僅僅是軍事力量,陰謀發揮的作用更大。”
劉邦大笑稱善,當即給陳平批了張條子:
財務處:
立即撥給陳平專款資金黃金四萬斤,任他恣意花費,不用實報實銷,張口就批,花光再給。
大漢王國國王:劉邦
陳平很高興:“大王,你放心,你的每一分錢都不會浪費。”
拿到錢,陳平找來一批有奶便是娘的潑皮無賴,進行秘密培訓。制定了八項組織紀律:
1、一切行動聽指揮,深入敵軍內部散發謠言。
2、基本工作方法:深入楚國士兵群體的時候,假裝毫不經意地發布謠言,其他同志要及時附和,擴大謠言的傳播范圍。
3、每散布一條謠言,發薪金五毛,多勞多得。
4、謠言散播員要互相監督,互相競爭,但不許互相詆毀,惡性競爭。
5、謠言散播員要善于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最好是學會楚國話,捏造一個在楚國的故鄉和童年經歷,如果捏造不出來,可以向組織申請,組織會代為捏造。
6、靈活性與原則性相結合。有時也要相應散布一些真消息,讓人真偽難辨。但此真消息絕對不能有利于對方。
7、謠言散播員要立場堅定,頭腦清醒,珍惜自己的政治前途。
8、貪生怕死,泄露機密,出賣同志者,父母妻子將會被我們判處死刑。
這些人經過嚴格培訓后,紛紛打入敵后,到處散播謠言,說項羽手下的大將鐘離眜等人自恃勞苦功高,卻一直沒有封侯拜相,裂土稱王,特別不服氣,他們已經秘密投靠劉邦,準備聯合起來消滅項羽。這些謠言雖然沒有讓項羽完全信以為真,將鐘離眜等斬首,但確實增加了他們之間的不信任感。
很快就是四月,春暖花開的天氣,楚兵渡過了寒冷的冬天,像驚蟄蘇醒的動物一樣,發動了對劉邦軍隊的大掃蕩,一路連捷,圍住了滎陽城,這次是認真的,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那種。劉邦傻眼了,太大意了,沒想到楚國人這么猛。他派人出使楚營,向項羽請求講和,聲稱滎陽以西屬于漢朝,以東全歸楚。項羽覺得要徹底干掉劉邦也很困難,頗有些動心。范增趕忙勸他:“別,上次鴻門宴的時候,沒有干掉劉邦,已經悔之不及了,人不能犯兩次同樣的錯誤,這次千萬別再讓那流氓跑了。”項羽也感到羞慚,后悔上次沒聽范增的話,于是加緊進攻。
劉邦急得要哭:“怎么辦?難道這次真死定了。范增這個老不死的,真是老子的克星啊。”
陳平站了出來:“那個老不死的雖然聰明,不幸的是卻輔佐了項羽。除掉他也容易。”
劉邦轉悲為喜:“小陳,有計策快講。”
陳平說:“大王假裝和項羽繼續談判,等項羽的使者來,你們都聽我安排,看搞不死那該死的老范。”
沒幾天項羽的使者進來,陳平趕忙命令擺上太牢,也就是牛頭、豬頭、羊頭一起上,這是那時候規格最高的國宴。項羽使者見了很高興,搓搓手說規格太高了,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啊。陳平興沖沖地問:“亞父(范增)他老人家身體還不錯罷,我們漢王怪想念他的,希望他稍稍忍耐,干掉項羽后,就給他頒發一級臥底勛章,裂土封王。”
項羽使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么意思啊?在下是項王派來的。”
陳平馬上假裝驚慌道:“那錯了,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原來是項王的。快,更換菜單。”從人立刻上前,把牛頭、豬頭、羊頭全部撤下,換上一盤盤青菜豆腐。陳平陰陽怪氣地說:“對不起,剛才搞錯了,那些菜是要招待貴客的。”
楚國使者苦著臉吃過飯,回去后把情況一說,項羽大驚,原來我親愛的亞父也是個臥底啊!
看過《史記》中這個故事的人,起初大概都會為陳平的計策叫好,但稍微動點腦子,就會發現它非常荒誕。范增一直要求項羽加緊進攻滎陽,捉住劉邦,憑什么和劉邦暗通款曲?就算陳平吃準了項羽多疑暴躁,但不會認為項羽智商這么低啊。當年趙王疑心李牧還說得過去,因為李牧率領大軍在外,自己控制不了。現在是項羽親自為主將,范增又不是勸項羽緩兵不擊,怎么和劉邦暗通款曲掛得上鉤呢?再說劉邦如果和范增勾結而不小心說漏了嘴,豈能放項羽使者回去?一回去范增不就完了嗎?這種明顯的破綻,也只有白癡才會相信。
然而項羽似乎真的像個白癡,史書上說他“果大疑亞父”,亞父勸他再急攻滎陽,他竟不肯。亞父終于也忍不住了,怒道:“天下的事情已經定了(劉邦肯定會把你干掉),君王好自為之,我就不在這打攪你了。”開了一張病假條,寫了一張申請,稱病請歸。
項羽還真不肯醒悟,在申請上批復:同意。
這兩個簡單的字將會葬送掉他自己的江山和頭顱。不過他那時還不知道。
范增滿以為項羽會挽留他,拿到申請書一看,氣得一聲不吭,背上怒氣郁結,很快長了個大瘡,這種瘡在古書上叫“背疽”,據有學者說,這種“背疽”,“在現代醫學看來是背部發生了大面積急性化膿性感染,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導致的。在今天治療起來并不困難,用抗菌素和動手術排出膿液,即可望痊愈”,但那時沒有抗生素,得了這玩意九死一生,可憐偉大的老革命家范增先生還沒走到彭城,大瘡毒性發作,蔓延全身,含恨死去。
項羽身邊最后一個能夠說上點話的謀士就這么沒了,他的死,暗示著項羽的徹底歇菜。
時間到了五月份,楚兵依舊圍住滎陽,也不知道劉邦為什么不急電韓信前來救駕,總之他在城內岌岌可危。這時他身邊一個將軍紀信自告奮勇地說:“不行了,大哥,你是我們大漢最紅最紅的紅太陽,這個世界上少了誰都可以,少了大哥不行。大哥在,中國就不會亡。我長得和大哥有點像,請讓我扮成大哥,假裝突圍,趁楚兵追逐我的混亂間隙,大哥你趕緊逃跑。”
劉邦一點也不客氣:“這個計策不錯,不過,你要是一個人出去,楚兵恐怕不信,總得有幾千侍衛。可我身邊兵已經不多,浪費不起啊。”
陳平鮮廉寡恥地說:“這個容易,城里這么多中老年婦女,不能白吃飯,讓她們穿上軍服冒充士兵,就算被楚人捉去也不要緊,年老色衰的,除了浪費糧食,再沒有別的用處。年輕的如果長得丑,也趕出去。”
劉邦拍了拍陳平的肩膀:“我以為我他媽夠無恥,誰知你更強。很好,就這么辦。”
當夜,陳平逼著兩千老中青婦女出了滎陽城東,楚兵聽說有敵情,齊齊上前邀擊,結果發現對方不經殺,一殺一大片,毫無還手之力,尖叫聲也有點奇怪,原來不但是婦女,還多半是中老年。正納悶的時候,卻看見一輛華麗的馬車沖了出來,當頭六匹瘦馬,車輿上方豎著金黃色的傘蓋,左邊騑馬的馬軛上插著一柄裝飾有羽毛的大旗,旗桿上還飄蕩著一條火紅的牦牛尾巴,不是劉邦的專車,絕對沒有這排場。馬車夫一面駕車,一面大叫:“城內糧食吃光了,兵也沒有了,只剩下婦女,我們漢王決定投降啦!”
嘩啦一聲,楚兵當即呆住了,那份激動實在難以形容,他們離鄉背井,跑到這么遠來打了這么久的仗,就為了今天。現在敵酋終于投降了,他們可以解甲歸田,去安撫家里年輕的妻子,可愛的孩子,年老的父母了。劉邦這個人跟他們有什么關系?他們不喜歡他,但也不討厭他。他要是肯投降,不再打仗,那是再好不過。于是,他們都停住了廝殺,呆呆的伸長脖子遙望著那輛華車,個個熱淚盈眶。
督戰的楚國將軍們也百感交集,擒住了劉邦,不但可以結束戰亂,自己還可以加官進爵,這是多美好的事啊。他們都被現場的氣氛所感染,將劍還鞘,勒馬遙觀。整個東門鴉雀無聲,如果現場有國際戰地記者,一定會被這一幕震撼住,他們會不斷地按動快門,記下這激動人心的每個畫面。攝像記者則會打開錄像機,將他們全部攝入畫面,將來在大銀幕上投放時,全部換成慢鏡頭,配上凄美動聽的音樂,或者安排一個楚軍士卒,扔下掉手中的長戟,抱住對方的一個稍微年輕一點的女兵狂吻。這張照片一定會登上當年《時代》周刊的封面,成為百年難遇的攝影經典,一切一切的其他照相經典,都無須來做比方,因為這代表著人類(某些軍國主義人渣除外)最向往的境界——和平。
戰爭,永遠是人類文明的敵人。我們要作愛,不要作戰。在場的每個人都這么想。
和平的氣氛在人群中默然傳遞,像潤物細無聲的潛流,霎時間浸遍了滎陽城四面的城門。圍困城池的楚兵們個個拋棄了臉上的愁苦,露出驚喜的表情,沒有人帶領,也沒有人阻止,他們紛紛涌向東門,去領略,去見證和平到來的那一偉大時刻。
“萬歲!萬萬歲!”
他們突然齊齊爆發出如雷般的歡呼。
請記住,這不是歌頌某個“還想再活五百年”的狗屁帝王,在漢代,“萬歲”兩個字只是代表快樂和高興!代表他們的心情!
寫到這里的時候,我很難過,為這些楚兵,為那些被陳平趕出城充當魚肉的老中青三代婦女。這些人正在東門歡呼和平的時候,滎陽城西門悄然大開,幾十騎像瘋狗一樣沖出,城外空蕩蕩的,只有楚國人的營寨和壕塹,沒有人阻擋他們。
劉邦就這樣揀了一條命,這豎子運氣真好。至于身后的滎陽,他讓自己的御史大夫周苛、樅公和魏王豹去守衛。周苛和樅公商議,覺得魏王豹屢次反復,不可靠,先把他殺了。
|
|
來自: hercules028 > 《History》